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问题,需要思维上的升级,否则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思维层次的差异。


有的人,认知层次比较低,只用利己心思考问题,就会被眼前的现象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真实的状态;有些人,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但看到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的世界;而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更为美好广阔的世界。


本文结合热文《成大事者,胜在思维层次》精选了稻盛先生著作、《心》、《心与活法》、《京瓷哲学》中的内容做了深度解析,希望您品读完后,能从中受益: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一、概念引入:逻辑思维的6个层次


NLP(神经语言程序,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领域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把人的逻辑思维分为6个层次,形成一个被称为“逻辑层次”的分析工具。


他认为人的逻辑层次从下到上分别为: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信念/价值观层、身份层与愿景层。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关注点和表现形式。


1、环境层:


思维层次在环境层的人,聚焦于外在环境和客观条件,认为问题的出现都是别人的错或环境不好。


处在这种思维层次的人,凡事倾向于“向外求”。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抱怨。


比如事业不顺是因为经济萧条,或自己在公司郁郁不得志,是因为上司不够有眼光。


2、行动层


思维模式在行为层的人,关注于自身行为,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的行动力不够,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比如,努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工资低就努力多做几份兼职。


所针对的稻盛哲学:不管经济是否景气,只要拼命努力,便能克服一切困难。


3.能力层


思维模式在能力层的人,关注于能力提升,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比如工作没有做好是因为能力不够,侧重于提升自己的能力。


能力层,是我们意识直观能感知到的最高维度,它也基本能解决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


所针对的稻盛哲学: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通过磨炼能力,人可以进步和提升。


4、信念/价值观层


思维层级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要做对的事情。


如果说能力层是在思考通往成功的方法,那么这个层级就是在通向成功的方法中,选择最优的答案。


所对应的稻盛哲学:不是以自己的“得与失”作为判断基准,而是按照“是否正确”采取行动——也就是用“贯彻正道”的方式去突破困境。


5、身份层


思维模式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某种选择和行动。


所对应的稻盛哲学:京瓷股票成功上市,我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巨大财富,这让我颇感困惑。我开始认识到,财产绝不是我个人的私有物,不过是社会暂时委托我保管的东西而已。


6、愿景层


思维模式在愿景层的人,关注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


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更好?


这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愿景层,因为他们思考的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所对应的稻盛哲学: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倾注全部力量,为员工的幸福而殚精竭虑;公司必须树立远离经营者私心的大义名分。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对于同一个人来讲,思维会在不同的层次之间切换。


比如考虑公司的发展方向或者自己的人生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上三层,而在方向决定之后的践行更多的考虑在下三层。


比如京瓷的“现在我们虽然还是一家小企业,但我们要先做到京都第一,接着成为日本第一,然后成为世界第一!”、“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贡献。”就是上三层中身份层的表达,而为了实现这一身份的人才选拔、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下三层。


一个人思维层次的上限,决定了他的能力高度和解决事情的效果。


比如部门间的纷争看起来复杂,但纠缠成团的线头一旦理出,原因却是疏忽了必要的联络,仅仅是少说了一句感谢的话等等,几乎都出于芝麻绿豆——多半是利己——的理由。


把问题说清,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本质上来,问题就迎刃而解。我的判断成为“大冈裁决”,被认为公正而有人情味。


要做出公正的、准确的判断,关键是有一双纯净的不带偏见的眼睛,不被细枝末节所蒙蔽,直奔问题的根源。


因此,越是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越是要赶快回归原点,依据单纯的原理原则做出决断。


那些棘手的、貌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要正面面对,以真诚的目光,根据单纯明快的原理,从是非、善恶的角度判断就能解决。


我们应该具备把事情简单化、直接抓住事物本质的“高层次的眼光”。


对不同的人来讲,在一个低维视角的人眼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一个高维视角的人眼里,问题可能就会变得很容易解决,甚至连问题本身都会消失。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二、6个逻辑思维层次之间的关系


1、上三层决定下三层


上三层与下三层的关系就像物体和物体的影子,改变物体,影子必然改变。


很多人的迷茫或者很多公司的迷茫,都在于过于聚焦于下三层完成情况的好坏,却很少停下来对上三层做深度思考。但实际上,不管是人或公司都是由上三层引领的。


低层次的问题用高层次的思维好解决,但是高层次的问题用低层次的思维难以解决。


身份层次可以解决能力层次的问题,但是反过来不行。比如乔布斯的名言是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基于他对自己身份的定位,他才会不断去创新,才会锻炼创新的能力。


层次越低越容易改变,层次越高越难以改变。


因为上三层更多受到基因、人格特质、人生经历的影响,就像环境很容易改变,而一个人的价值观由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难以改变。


低层次有问题不要紧,高层次是关键。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2、上三层属于低层次的利己思维,下三层属于相对高层次的利他思维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我认为,人的心灵是由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多层环绕组成的、同心圆形状的多重结构。


在心灵结构的最里层存在着良心、理性或真善美、充满了爱与真诚、和谐的、高层次的“真我”。


而在真我之外,则是维持我们生命所必需的食欲和斗争心等所谓“本能”。


欲望、愤怒、抱怨及牢骚不满等不好的想法,这也是基于本能而产生的,它们在佛教中被称为“烦恼”。


本能的外围,则有喜怒哀乐等“感情”。而感情的外围,是视觉、听觉等五感所带来的“感性”,更外围则存在着“知性”。


其中,本能与感情合起来成为“自我”,而这“自我”与正中的“真我”合为一体,即为“灵魂”。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同样拥有美丽而神圣的真我。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容易局限于本能水平的思维:对自己的利益是否有损害?因为任何人都会本能地反应,这样做可能对自己有利。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确定战略、制定战术,直到这时才开始使用执行。


更何况,由于高层次的真我,或良心、理性处于心灵的最底层,低层次的自我覆盖其上,很难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说人更倾向于以围绕在真我周围的、低层次的自我来思考事物。


而此时,如果覆盖其上的自我过于强大,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并导致失败的结果。


所谓低层次的自我,也可以称为“利己”思维,包括上述的下三层思维。


高层次的真我则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利他”思维,是爱护、帮助他人的亲切关怀之心,包括下三层思维。


由于人的利己性自我总是容易过剩,所以抑制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佛教告诉人们要“知足”。“欲望不要这么高”“不要总是说‘我呀我呀’的”。要尽量抑制内心的利己性自我。


通过努力抑制自我,使围绕在真我周围的自我的外壳越来越薄,高层次的真我,即良心、理性等才能逐渐显露出来。


当能够以真我,即良心及理性作为判断的标准,并据此做出判断时,就不会再做出错误的决定。


因为在私欲驱使下,也就是基于本能及情感等进行自我进行的判断,只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这种抑制低层次自我,利欲熏心的自我的努力,是提高人性的修行,也就是“提高心性”的过程。


尽可能抑制低层次的自我,向着高层次的真我,即充满美丽慈悲的利他心不断磨炼自己,这就是“提高心性”。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三、如何提升思维层次?


1、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核心是对任何事情,从内而外进行提问,而不是剥洋葱式的从外而内。


通过首先反复问“为什么”,洞察事物的本质及原因、底层逻辑;通过“如何做”,构建事情解决的逻辑体系,找到实现的路径;最后“做什么”,构系统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模型。


对个人来说,也是就首先了明确一件事的目的及意义,再想具体的行动计划与最后的落地执行。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2、对使命、愿景、人格的详细思考


我认为,身为企业经营者,也就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


这三个要素如下:


第一,经营者必须对企业未来发展满怀梦想,拥有宏伟的“愿景”,并清晰地向全体员工进行描述。


必须把公司追求的目标描绘成清晰的愿景,怀有“无论如何必须实现”的强烈愿望,并与员工共有。


第二,经营者必须明确“为何需要愿景必达”的理由,也就是确立企业的“使命”。


必须制定能为全体员工由衷认同的、具有大义名分的企业使命,促使每个员工了解实现愿景的理由,并激发他们的使命感。


第三,经营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与崇高的“人格”。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无论拥有多么崇高的目标及目的,如果经营者本身不具备优秀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员工决不会心甘情愿地与经营者甘苦与共。


而且,如果经营者不具备优秀的人格,往往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与方便,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或决策,会将公司带往错误的方向。


因此,经营者的首要任务是描绘充满梦想的“愿景”,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全体员工描述、共有。


同时,必须揭示实现愿景的原因,也就是企业的大义名分、“使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使他们主动点燃斗志。


最后,为了实现愿景,率领员工的经营者本身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


我认为,这三点在企业经营中十分必要。“愿景”“使命”和“人格”是企业经营对领导者提出的三个要求。


然而,作为个人,必须思考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候,你希望别人怎么看你,也就是你的愿景、身份、价值观的思考,也可以说是找到自己的使命感。


3、纳入时间维度


当下重要的事,如果只从一个短的时段来观察事物,其结果是不明朗的。


所以,某种思想和行为要作为结果呈现出来,需要相应的时间。在两年、三年这样较短的时段内,结果往往还出不来。


如果从20年、30年这样的长时段看,完全是不同的认知。


以因果法则为例,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对于时间的考量,有助于提升思维的层次。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四、逻辑思维层次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


1、为伙伴尽力


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和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这一点也属于上三层的思维。


人们往往倾向于首先考虑自身的得失,但其实人们同时也具有把“为他人做贡献、为他人带去欢乐”作为人生最高幸福的利他之心。


我总是一有机会就强调“为世人、为社会尽力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与“为世人、为社会”相比,“为伙伴”确实属于狭隘得多的利他行为,但在企业经营方面,这点至关重要。


也就是说,
为了培养崇高的人格,这样的利他行为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公司的发展。


2、员工管理


作为领导,要善于给员工升维。


尤其是从事三K行业的员工,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由于具有恶劣、肮脏、危险等特性,所以无法对工作产生自豪感。


对此,经营者首先必须让企业员工明确企业存在的理由,以及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来讲不可或缺的理由。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经营者自己首先需要明确自己企业必须存续于世的理由。


与此同时,还要从更高的角度让手下的员工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为何他们各自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工作对于社会的意义,以及为何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是光荣和可敬的。


这种并非仅限于3K行业,它对任何企业、任何部门的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为员工的认知升维,打开员工的视野与局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职场的表扬与批评(严厉叱责,笑着鼓励)


表扬集中于上三层,批评集中于下三层。


凡是京瓷的老员工,都受过我的严厉叱责。其严厉的程度,可谓“旁人不忍直视”。


据他们说,在接受叱责时,他们心里感到委屈,不明白“自己凭什么要被训得那么惨”。


而在我把道理讲明白、确认他们接受理解之后,我会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对他们说:“明白我的意思了吧,那么好好努力吧。”


据他们说,我如此“破颜一笑”的鼓励,让他们前一秒还感到的愤懑一笔勾销,甚至还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在我看来,这是我对下属们发自内心的爱意所致。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我在叱责时多么怒气冲天,最后都会以笑脸鼓励他们。


而当下属感受到这份爱意时,便会懂得领导的叱责“是为了自己好”,从而心怀感激,进而愿意接受和履行领导的指令。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五、结语:思维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终局


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层次有多高,那么,他的格局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逻辑层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模型,提醒人们抑制利己思维,去以利他思维思考。


查理·芒格说:“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掌握了逻辑层次的分析工具,实现认知升级,促使人们去探索和发现自我和组织内在的渴望与动力,并以此创建更好的行动方案,最终能实现飞跃式的进步。

转发传递智慧 | 感恩分享

稻盛和夫:真正能做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深度好文)

免责声明:本号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京瓷   层次   思维   这个世界   逻辑思维   美文   高层次   经营者   本能   人格   抑制   深度   身份   员工   自我   能力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