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举手之劳,善莫大焉。

最近网络上晒出很多水里捞玉米的图片,秋天,已经是寒凉的季节,跳进污浊冰冷的水里,去掰玉米,捞玉米,其辛苦程度,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昨天购买装修房子的材料,和一个经营建材的老板聊天。

知道,他来自山东河南交界一个县城,最近要回家干活,去水里捞玉米。

我问他:这种付出和收获,最终计算,是亏是赢?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他说:当然是亏啦,这种农活,如果别人雇佣我,一天1000块钱,我也干不了,泡在水里一天,简直要命啊!关节,腰,都受不了,要大病一场的。

我感慨道:是啊,孰高孰低,孰轻孰重,用经济眼光衡量,一目了然。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又问他:为啥不放弃呢?捞出来,还要重新收拾,晒干,玉米粒很可能已经霉变,发芽,也经济价值也是微乎其微啊?

他实实在在地说:作为农民,看到庄稼泡在水里,任其腐烂,变成垃圾,于心不忍啊!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世界只有中国农民对粮食的感情如此至深。

我也是来自农村,几乎所有的所谓城市人,祖上三代,也几乎全部来自农村。

现在日子好了,生活富裕了,卡里有钱了,吃的饱,吃的好。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同样,食品浪费现象,已是屡见不鲜啦。

传统的农耕民族,农耕文化的社会。

在物质匮乏,能量短缺的年代,由于极其珍惜粮食,所以待客时,就奉献出尽心尽力用最精美,最丰富的菜肴,以示诚意,以示好客。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现在,进入物质丰裕的光景,大家都不再为吃饭发愁,为肚子作难,都处于营养过剩,处于要减肥的状态。如果再弄一大桌子饭菜,用美味佳肴展示诚心诚意,剩下就是必然的事情。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当然,有时也打包带走,其实就是亡羊补牢的做法,新鲜的食品比比皆是,剩余的食品打包回家,要么勉为其难吃了,要么再次投进垃圾箱。

不知为啥,聪明的现代人,这个简单的问题一直解决不好?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究其原因,如下:

1:节日浪费。

中国的节日,就是吃饭,会餐,喝酒,吃肉。

春节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二的面条,五月端午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还有各个地方数不清的民俗。这是农耕文化的结果,土里刨食,体力透支,长期处于能量短缺状态,用美食庆祝节日,顺理成章。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2:婚丧嫁娶,各种家庭活动,走亲访友,待客之道传统习惯。

原因同上,农业国家,食物,美味食物一直处于短缺和稀缺状态,所以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就是食品。招待客人,贵宾的最佳方式,就是准备丰盛的食品。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3:惯性思维,虚荣,显摆心态。

进入了现在物质富裕时代,由于惯性思维,沿用以前的模式,继续大鱼大肉。由于虚荣心理,显摆心态,攀比模式,更加夸张离谱,很多时候,一桌饭菜几乎原封不动,倒进垃圾桶。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4:花的是公司的钱,花的是公家的钱,买的是自己的面子,拉的是自己的关系,吃喝招待,毫不心痛,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

说心里话,作为宴会的主人和客人,很多时候,也是不愿意浪费,心痛食物。都认为,吃了不可惜,扔掉很无奈。然而,风气使然,无能无力。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么浅显的道理,举手之劳而已,为啥依然我行我素,浪费依然天天发生。

看看水里捞玉米的农民,看看赤日炎炎锄地的农民,看看汗流浃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举手之劳,善莫大焉。

水里捞玉米有感,节约粮食,善莫大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卡里   玉米   粮食   走亲访友   举手之劳   农耕   短缺   惯性   美文   饭菜   节约   物质   节日   食物   状态   农民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