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转眼间,七夕如约而至,经历一年时光,牛郎织女终于等来了一夕间的相会,就像人间那一对对总是离别的有情人,终于金风玉露一相逢,他们在星光影下,回廊深处,向对方分享各自遇到了的事,絮絮叨叨,从星起到星落。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牛郎织女,这个自先秦至今,流传里两千年的爱情传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那么,你知道“牛郎织女”这个美好爱情传说的发源地在哪吗?

没错,就在咱山西!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牛郎织女的传说由《诗经·大东》、《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和人们的星辰崇拜心理演变而来。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虽然有着多地域、多元文化的特征,但她发生在农耕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是毫无疑义的。和顺县是该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公认。

和顺,地处地处太行山中段腹地,境内群山连绵,漳水环绕,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旖旎多彩,在这水木清华、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下,孕育的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和人文景观。但要说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那就非牛郎织女爱情故事莫属了。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这里被称为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也是有据可考的。2006年,和顺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专家考证,牛郎织女的发源地是以和顺县天池村为轴心、半径2公里至3公里处,分布着与故事情节相关联的20多处地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诸如牛郎峪、牛郎沟、牛郎洞、南天池、南天门、天河梁、簪峪(磨子峪、磨峪)、喜鹊山以及牛郎庙、织女庙等等,印证着“牛郎织女”美丽的爱情故事。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南天池村于2006年被中国民间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文化之乡”,当地百姓历代相传的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相对应的古地名,山名,及景物名称是支撑南天池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发源地的重要元素和佐证。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南天门是传说中织女沐浴的必经之地,也是后来天兵天将下界落地之处。南天池村还传承着牛郎织女传说的韵文体吟诵。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南天池一带的村庄有演剧酬神的风俗遗存,当地人叫“敬神戏”,主要戏本有才子戏《吕蒙正赶斋》、二十四孝故事《卖苗郎》、《探亲》等。

无论演唱什么剧本,唢呐开场后,演员必要吟诵一段韵文:“天河梁下一清泉,一棵椴树盖得严。谁要喝了天池水,能成长生不老仙。”“喜鹊好,喜鹊好,喜鹊展翅搭天桥。牛郎织女天桥过,不知天桥牢不牢。”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牛郎峪村位于县城东20公里处,紧邻董榆线。相传是牛郎居住的地方,南天池村是传说中仙女下凡的地方。民国《和顺县志》记载:“七月初七,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向牛郎织女乞巧。”村民在这天讲究放鞭炮、贴牛郎织女图案的窗花、敲锣打鼓“接织女回家”。

现在,村民们每逢“七夕”仍有“看天”习俗,晚间在院中朝南向摆上桌子或案板,上面供奉连着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和带苞叶煮熟的玉米,然后燃香拜天,祭祀牛郎织女。

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咱山西

千百年来,这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这一天更是被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被人们久久传颂、家喻户晓,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今天的我们仍然被牛郎织女的坎坷而又坚贞的爱情而感动。自古忧伤离别恨,最怕久别异心生。今朝不能长相守,来世相思意难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牛郎织女   南天门   发源地   和顺   天池   和顺县   天桥   天河   韵文   织女   喜鹊   山西   牛郎   美文   中国   爱情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