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当我们漫步街头,总是会被古建筑顶部屋角上,那灵动轻盈、宛如大鹏展翅的飞檐所吸引,昂首望角兴叹。心中也不禁会生出诸多感慨,这些飞檐究竟有什么来历,又有什么故事呢?

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从前的房子,连屋檐都自成一道风景。

居老屋之上,伸屋墙之外,与屋顶齐眉,距天空犹近。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飞翘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灵兽,似麒麟,像飞鹤,有人喜欢灵兽,有人喜欢祥云,或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代表着临水而居的亲水文化。屋檐上翘,常用于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等建筑上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古代建筑翼角上翘的做法约始于南北朝后期,北宋时期,屋檐的角梁开始向外加长,角椽也随之逐根加长,屋角的水平投影呈尖角状。宋代的《营造法式》中称为“生出”,在清代时则称为“出翘”或“冲”。

清代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 秦牧 《社稷坛抒情》:“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

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其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

飞檐:古建屋角上绝美的灵动

一砖一瓦承载千百年的风雨洗礼,那留下的痕迹诉说着旧日时光,檐上双燕呢喃,鹊鸟窥语,檐角风环雾绕,挂月曳云。仰头凝神望去,青瓦飞檐好似画布连绵,阳光和暖,却也恰似梵语箴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屋角   飞檐   梵语   青瓦   祥云   麒麟   轻灵   威严   灵动   清代   宫殿   屋檐   美文   朴实   轻盈   古建筑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