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曾发生在泰兴七圩港长江水域

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曾发生在泰兴七圩港长江水域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曾发生在泰兴七圩港长江水域

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曾发生在泰兴七圩港长江水域。

电视剧《毛泽东》再现了这一事件的发生。毛主席说:“外国军舰没有资格在中国内河上,自由往来,横行霸道。勒令他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撤离中国水域。”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平谈判破裂,解放军准备发起渡江战役。这一天也是解放军通告所有外国军舰务必撤离长江水域的最后期限。

这天清晨大雾弥漫,长江江面十分平静。9时许,大雾渐渐散开,在江苏泰兴西南七圩港江面出现了一艘外国军舰,经辨认这艘悬挂米字旗的军舰正是英国轻型护卫舰“紫石英”号。

大战将至,英舰却横在长江防线上,其威胁的意味不言而明。为保证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我军立刻鸣炮示警,勒令英舰速速离开。“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少校却置若罔闻,无视我军警告,命令“紫石英”号强行逆江而上。面对如此嚣张气焰,我军将士义愤填膺,三野特纵炮兵三团当即开炮。

炮战历时数分钟,紫石英号舰桥被命中,正副舰长均负重伤,前主炮被击毁,舰体被洞穿,“紫石英”号慌忙转向南岸,随后驶入一处浅滩搁浅。最后英舰挂起白旗,解放军也停止炮击。

当天下午,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军舰“伴侣”号前往救援,行至三江营即被解放军炮兵击伤,仓皇逃离。

4月20日18时,渡江战役正式打响。

次日凌晨,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副司令梅登中将亲自率领万吨级巡洋舰“伦敦”号与护卫舰“黑天鹅”号从上海全速赶来增援,8时到达七圩港江面抛锚停泊。

这里是解放军三野10兵团23军渡江作战区域,军长陶勇请示兵团司令员叶飞是否向英舰开炮。叶飞接电话后,开始以为是即将要起义的国民党海军林遵舰队,便问道:“这些军舰是不是挂的规定的联络信号旗?”陶勇回答说:“挂的是花花绿绿的旗。这些军舰在我们正面长江上不走,妨碍我军渡江,有点不怀好意,是否把它打掉?”

按惯例,对外舰还击要请示上级,可渡江在即,没有时间等待指示。叶飞当即命令发出信号,警告驱离。23军炮六团接到命令后,对英舰发出警告,但英舰没有任何反应,还将舰炮一齐对准解放军阵地。于是,叶飞下令开炮。炮战中“伦敦”号指挥台被击中,但仍继续西进。在靠近“紫石英”号时遭到炮一团的猛烈轰击,“伦敦”号、“黑天鹅”号无法接近“紫石英”号,只得逃回上海。

此次事件中,英国海军死亡45人,其中包括“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失踪1人,伤93人。我23军亦有不小的伤亡,炮战中伤亡官兵达252人,绝大部分是集结在江堤后准备渡江的步兵,其中202团团长邓若波牺牲。这是由于当时解放军部署在江堤上的火炮阵地很隐蔽,而英舰误认为炮兵阵地在江堤后面,所有炮弹都打到江堤后面。

炮战后,三野司令部打电话询问叶飞,是谁先开的炮。叶飞回答:“英国军舰先开的炮。”叶飞随后与陶勇通话,签订了“攻守同盟”。建国后二人谈起此事,心领神会地一笑了之。

“紫石英”号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中共中央并没有发出过向英舰开炮的指示。知道“伦敦”号前来救援的消息后,中央认为英舰并非有意与国民党勾结阻拦解放军渡江,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可以允许“伦敦”号营救。但当得知“伦敦”号、“黑天鹅”号与解放军之间发生了新的炮战,且解放军方面有252人伤亡后,中央的态度有了变化。

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新华社4月22日《抗议英舰暴行》的社论,并指出:“对紫石英号的方针,必须英方承认不经人民解放军同意擅自侵入中国内河是错误的这一点,才能释放,否则决不能释放。”中央军委也发出了英舰“如敢再犯则打击之”的指示。

1949年4月30日,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发表声明,严正抗议英国军舰这种干涉行径和暴行,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和赔偿,强调中央军委和人民政府,不能接受任何外国政府的任何带威胁性的行动。  

长江上的炮声震撼了世界,也震动了英伦三岛。消息很快传到了伦敦,朝野顿时哗然。在“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当天,英国内阁召开紧急会议,部分议员认为,在解放军渡江前夕派军舰进入长江水面,带有挑衅性,显然会引起解放军的愤怒,这是极不明智的冒险举动。

一场因“紫石英”号事件而引起的中英外交纠纷,一时间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5月24日,双方正式开始谈判,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号的办法。经反复交涉,英方始终不接受我方提出的赔礼道歉要求,至7月11日,谈判陷入僵局。

7月30日,一场台风登陆,江水上涨。21时,代理舰长克仁斯决定率舰潜逃。此时正好有一艘中国客轮“江陵解放”号驶过,“紫石英”号遂强行靠近,以此作为掩护。当解放军发炮警告其停驶时,“紫石英”号悍然开炮,并撞沉多艘木船,逃出长江。次日凌晨由崇明岛北侧水道驶出长江口,与接应的英国皇家海军“和谐”号驱逐舰汇合。

事实上,中共方面对“紫石英”号的逃跑,持默许态度。中共中央不愿因此耗费过多的精力,曾下达秘密命令,如“紫石英”号逃跑,沿江部队可不予拦截,事后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如英方采取武力威胁,那就决不能让它逃跑掉。

随着“紫石英”号的逃跑,一场引人注目的国际纠纷就此无果而终。

“紫石英”号事件引发的军事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终结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百年的舰炮政策,结束了外国军舰随意进入中国内河的历史,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主权坚如磐石的决心,从此中国人民屈辱外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紫石英   长江   中央军委   泰兴   炮战   英方   事件   舰长   伦敦   江面   英国   军舰   我军   水域   美文   中国   解放军   中外   外国   曾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