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说起兵法,古今中外的人都十分推祟中国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孙子兵法

那么,这部人人推祟的《孙子兵法》都有哪些经典理论呢?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孙子兵法

1,兵者,国之大事。

就是说,用兵是国家的大事,不可不慎重。

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不可轻易用兵。

在用兵的时候,必须上下团结一致,这样才无后顾之忧。

所以,《孙子兵法》虽然是兵法,但它也反对肆意用兵。

比如隋炀帝即位后,好大喜功,连年用兵,最后使得隋朝早早就灭亡了。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隋炀帝杨广(剧照)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百战百胜,不但要知道自己的情况,还要知道对方的情况。

这一条现在被大量用在商战里。

为了得知对方的情况,许多商业人士煞费苦心。

他们派人扮作对方所住酒楼的服务人员进行侦查。

还有的直接派人加入对方公司,以获取情报。

当然,两国交战,更是少不了间谍的使用。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节节胜利,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间谍不断获取重要情报有莫大的关系。

但不能说,只有获取了对方的机密情报,才能取胜。

比如抗美援朝时期,我们能够打败美国,主要靠的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士气和英勇。

所以,情报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不是说,你有几个情报就一定会胜利。

3,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也就是说要在其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攻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时候发起攻击。

有人说:孙子是中国古代最善于写兵法的人,而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最善于用兵法的人。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是个大老粗,没有读过书。

他的兵法完全是从打猎的过程中悟出来的。

他的兵法主要有两条:出其不意和大迂回。

出其不意就是在猎物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对其发起攻击。

共产党在和国民党周旋时,常常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比如国民党有三队人马,中间那队人马人数最多,装备最好,实力最强,可是共产党却首先拿它开刀,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取得了胜利。

国民党军官被俘后,表示严重不服,说凭什么要首先打他们。

4,以战养战。

战争耗费巨大,一个人的后勤就需要几个人进行补充,所以,如果战争不能实现以战养战,是难以持久的。

中国共产党在和国民党作战时,有几十万老百姓替他们进行后勤补给,而国民党只能靠飞机投一些粮食等,想不输都很难。

所谓以战养战,就是战争最好是正义的,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能自动帮你解决后勤问题。

5,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

也就是说,最好的胜利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对方屈服,即让对方投降。

所以,如果你有十倍于敌的兵力,那么,最好围而不攻,让他们自愿投降,这样你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虽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最好的状态,但必须得有一定的条件,即让对方屈服的条件。

比如你的实力远大于对方,对方会服你。

6,攻心为上。

《孙子兵法》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伐谋就是攻心,就是将他的谋略瓦解,使得他还未出征就感到害怕。

要伐谋你首先要知道他的谋略是什么,所以,这又需要提到前面的知己知彼。

只要你知道了对方心里的想法,要伐谋就不难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使用的攻心之术,通过不停地擒获孟获,使他自然就感到害怕,所以,以后二十多年都不敢叛乱。

7,大迂回。

大迂回主张不直接攻击敌人,而是经过一个迂回攻其不备,而取得胜利。

为了取得胜利,他们可能会走一些其他人不敢想的路,从那条路突然杀出,大败敌军。

比如成吉思汗时常出没于沙漠之中,令敌人不敢想象。

又比如长征时期,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都是蒋介石不敢想象的。

要采用大迂回战术,必须得有一股狠劲,即手下部队要受得了。

传闻历史上有将领也效忠那些大迂回者,将部队带到十分危险的地方,结果却死在了那死亡之地。

8,致人而不致于人。

就是说在战争中,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不要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比如红军的前四次反围剿,将敌人引入山沟沟里来,敌人就变成了瞎子(因为没有老百姓为他们提供红军的情报),红军就立即掌握了主动权。

哪里好打就向哪里下手,哪里不好打,就暂时避开。

但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李德等人主张跟国军硬拼,实力本来就不及人家,又没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失败是必然的了。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李德

在长征开始,李德等人还是根据敌人的想法走,造成了很大损失。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指挥战斗,他的每一步行动就都是敌人万万想象不到的,最终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毛主席

9,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也就是说在总体上我的兵力远较你少,但我把兵力集中到一起,而你把兵力分散,那么,我则可以造成局部优势,而战胜你。

红军的游击战法则里主张分和合,分则发动群众,参加红军或支持红军,合则打击敌人。

也就是说,打击敌人时,一定要将优势兵力集中起来。

10,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兵法》主张穷寇勿追,置之死地然后生。

也就是说人的潜力在危急时刻会爆发出来。

比如韩信在破赵国时,他背河列兵,然后大举破赵,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经典理论

韩信(剧照)

当然,现代的兵法家并不主张老是用这么危险的战术。

11,用间。

就是派间谍打入敌人内部,为自己提供情报。

除了自己派间谍打入敌人内部,如果查知敌人派了间谍打入我方,我则可以不动声色地把假情报告知间谍,然后误导敌军。

这称之为反间。

比如赤壁之战期间,周瑜就用反间计,使蒋干把蔡瑁、张允投降周瑜的假消息带给曹操,使得曹操杀了蔡瑁、张允。

又比如皇太极故意让抓的明朝一个太监得知他和袁祟焕来往的假消息,然后故意看守疏忽放他回去报告给祟祯,使得祟祯帝将袁祟焕杀死。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安排在国民党中间的人数不计其数,可谓壮观的间谍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孙子兵法   解放战争   成吉思汗   以战养战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主动权   兵力   兵法   红军   国民党   美文   间谍   情报   敌人   战争   理论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