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拿捏恰好

做事要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就像炒股,要在股价的最高点卖出,早一点或晚一点都不是恰到好处。但每次都能将分寸拿捏到恰好,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就不是一般人,大家都称呼他为神。

分寸拿捏恰好

所以,一般人做不到恰好这地步,总有或正或负的偏差。一般人拿捏分寸,也只能追求偏差尽可能小。

一般人做事,要么过头,要么不够。为了尽量恰好做事,就要在过头和不够间选择。比如抓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是理想中的恰到好处,一般做不到,真正做的话,要么做过头,把坏人都抓了,“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不惜冤枉好人;要么差一点,宁可放过坏人,不能冤枉好人,疑点利益归于被告。这就是无法两全其美的恰到好处,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下的痛苦地二选一,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做法。

人生很多痛苦,来源于方寸拿捏不好产生的偏差。那些能恰到好处的高人,想解脱人们的痛苦,给出了许多纠偏的方法。可惜人们一般人掌握不了分寸,纠偏总会带来偏差,即以偏对偏,矫枉过正。但一般人想要纠偏,还只能这样,叫矫枉必须过正。让人无奈,但只能接受。

但人要提高,必须纠偏,那怕过火也要做,一步步向恰到好处靠拢。什么时候能凡事都恰到好处,随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有成就了。

成就了,但也高处不胜寒,应者了了。要向大众普及,却发现大多数人无法恰到好处,普及方法必须能包容偏差。而成就之法却要恰到好处。即使人人都能成就,但真正成就之人凤毛麟角。

西方科学文明普及性好,主要是它讲究应用的简单方便,傻瓜也能用。这种偏差的包容性就好。就像西医和中医,西医靠仪器,靠流程,学习起来很方便。而中医靠经验,辨证施治要恰到好处,就难得多。

如何将方寸拿捏的恰好之法传下去,是高级传播应用的一个难题。解决不好,面临的就是失传。

我们失传了太多的东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分寸   应者   矫枉过正   包容性   西医   方寸   偏差   恰到好处   美文   坏人   好人   中医   成就   痛苦   不好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