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有两种

人为什么会贫困?

原因分两种:要么是人自身原因,要么是外在环境原因。

人自身原因的,最主要的是人自身太差劲,比如好吃懒做之类的,于是陷于贫困中。或者个人觉悟太高,不在意贫困,如苦行者、隐士之类,不以贫困为耻,反以为荣,甚至主动接受贫困的考验。但这种人极少。大部份的人是因为能力素质有缺陷,摆脱不了贫困。

外在环境原因的,又分为自然环境原因和社会环境原因。自然环境原因,往往是地理条件恶劣,比如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气候极端等;社会环境原因,又包括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明卫生等方面。自然环境塑造了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反作用于自然环境,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人。

所以,人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几种因素都有,既有外在因素,又有自身因素。

于是,脱贫就需要针对不同原因综合治理才行。

贫困有两种


—般来说,人自身的因素是主要原因,外在环境是次要原因。像非洲,资源丰富,外在条件不错,食物丰富饿不死人,当地人也就变得慵懒,有钱马上就花完,因此给外界留下贫穷的印象。所以,脱贫首先要针对人,其次针对外在环境。实际工作中,改造外部环境相对简单,改造人又是更困难的。而外部环境的改造中,改变地理环境比改变社会环境又相对容易些。战乱地区,战争、疾病、盗抢等灾难带来的贫困因素更大,改变也更难。

脱贫,改造外部环境时,免不了要投入,要花钱。比如云贵地区贫困,就是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于是国家花大力气修路。在崇山峻岭中修路的难度大,投资也大,工程效果也大,造出了许多世界第一的桥和路。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无非花多花少罢了。但没钱或不愿花钱,就是大问题。像一些国家,经济实力世界第一,但大城市里的贫民窟却不愿花钱整改,无视贫民窟日益变大。其实真要做,钱多有多的办法,少有少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头疼的便是人的问题,没钱也不想办法,贫困也不见行动。像那视频中扶贫女干部骂贫困户:“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国家退耕还林还给补贴,老了有养老保险、病了有医疗保险、日子过不下去了还有低保,盖房子了给你们补助,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跷着脚等来的。不都靠自己双手起来的?”

而且,我们脱贫,只能消除绝对贫困,消除不了相对贫困。人和人相比,总有人是相对贫困的。只要不是绝对平均化,我们无法消灭相对贫困。但人们更在意相对贫困,可国家更关心绝对贫困,因为民穷国困,民富国强。

所以,脱贫工作的最大挑战是贫困人群,不自己想办法脱贫,一味依赖别人来扶贫。

我们的制度是想让全体人民都脱贫,但碰到自甘贫困的人,谁也没办法让他脱贫。那些人叫自愿贫困者。因这些自愿者存在,无法让百分百的人都脱贫。实际工作中,扶贫干部常常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村子整体已经脱贫,发展形势不错,但总有那么一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后仍不满足,要么“碰瓷”政策,要么提出各种不合理诉求,让扶贫干部疲于应对,不能不管可又无计可施。所以他们非我们的目标。我们应针对那些不愿贫困的人,目标是指他们。实际工作的脱贫目标不应定为百分百,但我们对外宣传,仍要说让全体人都脱贫。这样防止人为将自愿贫困者扩大化。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做工作让自愿贫困者尽可能减少。

以上贫困仅指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另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民富国强   贫困   贫困户   贫民窟   自然环境   百分百   美文   外在   因素   原因   目标   日子   办法   环境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