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排浊化浊之法

养生之道,在于道法自然,吸清排浊。

天地生成以来,清气在上,浊气在下。清气有益,浊气有害,所以我们要吸清气,排浊气。 正如我们吸氧气,排二氧化碳一样自然。

吸清排浊,当然正确,但当我们修为渐深,逐渐与万物,与自然一体时,我们排浊是把浊气当作废弃物处理的,但自然界没有废物,即使是我们人类的排泄物,自然界中也可作为植物的肥料,没有变废物。所以,我们要与自然一体,那就要扩大我们的格局,由排浊改为纳浊。

纳浊的关键为化浊,即化浊为清,做到这一点是有要求的。

养生的排浊化浊之法

化浊为清,首先要有清,用清来化浊。正如老话说:正气存于内,邪气不可犯。化浊同样要有足够的清存在。正如近朱则赤,近墨者黑。清不够,强行化浊,会有清被污染成浊的危险,一定要慎重。清够了,能抵抗得住浊的污染,才有下一步化浊的可能。

其次要有能耐浊的身体。身体是清浊的容器。容器有恙,承受不了压力,那也不行。所以要改造身体,让它能容纳更多。改造方法多样,有体育锻炼的,有科学改造的,有移植再造的,还有脱胎换骨。而身心一体,改造身体的同时也是改造心灵。甚至改造心灵的功效更大。所以有修心、修身的法门。

然后,要有适当的化浊方法。由浊化清,这是了不起的方法,也分两种,一种是不完全法,即将浊进过一系列处理后,大部分转化为清,还有少部分无法转化的浊,仍需要排出;一种是完全法,即所有的浊都转化成清,没有剩余需要排出。将这个化浊的过程想象成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回收处理过程,浊就是废品,相当于一种是废品完全回收,另一种是没有完全回收,就比较好理解了。

完全的化浊法,那是了不起的方法。因为自然的运行,从中有序走向无序,是个熵增的过程,清自然化为浊,人吸清排浊,时刻与外界进行清浊的交换,人体就是个开放系统,走的是外循环;一旦能够由排浊变为化浊,人体就建立了清化浊,浊化清的内循环,也就是说人体自成天地,可以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存在。这就是一番大成就。

大成就须有大付出,所以化浊为清的修行颇不容易。由系统论的观点,封闭的系统最后会因熵增而崩溃。如想要不崩溃,就必须与外界交流形成个开放系统才行。但从更大的视角看,它由封闭系统变开放系统了,可它和外界又组成了个更大的封闭系统;然后,它们又要跟外界交流变成开放系统,然后在更大范围上变成封闭系统,又要对外交流变开放系统……这样的循环扩张无止尽。对应的化浊法,也是不断地精进,也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系统论   浊气   废品   废物   美文   了不起   容器   外界   成就   人体   身体   心灵   过程   自然   方法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