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离柜概不负责”,多给客户一万,离柜后谁负责?法院这样说

有的人就爱钻牛角尖,咬文嚼字,福建建宁有一男子,和银行较劲,竟然是因为一句话,这句话是:

“离柜概不负责。”

银行“离柜概不负责”,多给客户一万,离柜后谁负责?法院这样说

这句话猛一看,确实没啥问题,意思就是离开柜台就不负责任了,表面意思就是这样,可问题来了。

这位男子本应该要取四万块钱,可银行工作人员疏忽,把四看成了五,给这位男子取走了五万现金,银行说不小心弄错了,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这个工作人员也太马虎了。

给错就给错,抓紧发现错误收回来,可这个工作人员彻底疏忽了,一般银行取钱都会点钞,甚至有的点两次,4万和5万很明显,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

银行“离柜概不负责”,多给客户一万,离柜后谁负责?法院这样说

这名男子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按照道德观念和个人素质来说,应该问一下,自己明明是取四万,为什么给她取五万?可这位男子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柜台。

银行每天都要扎账,最后快要下班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万块钱,银行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调了监控,最后发现是多给这名男子一万元。

此后银行工作人员几次督促这名男子归还多给的一万元,男子不愿意,说他严格执行离柜概不负责的原则,说银行写的很清楚啊!

看来这句话真的有歧义,但是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是万里挑一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就在这家银行发生了,工作人员索要无果,只好将这名男子告上了法庭。

这属于不正当收入,是一笔意外之财,来自于银行工作人员失误,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法院对此事作出了判决,调取监控视频,确认有证据证明就是这么回事,确实多给了一万元,判决这位男子应该归还这一万块钱。

银行“离柜概不负责”,多给客户一万,离柜后谁负责?法院这样说

此事虽然解决了,但是银行的这句话该不该去掉呢?

有人说这是一句善意的提醒,就是让客户操点心,别把钱不当回事,如果是银行的错误,客户提出来可以及时纠正和解决,并不是离柜概不负责。

如果是银行的错误,客户无意中发生了账户金额的不对,或者是像上述情况这样多给钱等等,也并不是离柜概不负责,是始终要负责任的,所以客户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这句话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

但是写这句话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建议银行应该去掉,或者换成:

“钱款出现错误,离柜永久负责”。

这样的话就明确了责任的双方面,而且将这种责任负责到底和追究到底,客户出现问题可以找银行,银行出现问题可以找客户,比离柜概不负责这句话好多了,这句话显然话说的太绝对。

所以有些网友说离柜概不负责这是霸王条款。

这名男子是针对这件事和银行杠上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这是意外之财,银行肯定会追究他的责任,建议公民拥有一个法治观念和道德心理,和谐共生,共同为美好的新时代喝彩,不要咬文嚼字,断章取义,钻牛角尖,银行方面也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避免此类事件的频繁出现,离柜概不负责这句话应该从银行取消掉。

在以前条件差落后的年代,没有监控技术等等,害怕有些人故意找事,无理取闹,所以自然而然形成了这么一个约束,可现在不一样了,科学时代,数据化时代,任何事情都有凭有据,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属于你的永远是你的,不属于你的永远不是你的。

银行“离柜概不负责”,多给客户一万,离柜后谁负责?法院这样说

当然,法律也没有明文规定离柜给不负责的界定,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

法律判决该男子此行为构成不当得利,何某应对银行的损失予以赔偿。

问题又来了,假如银行少给钱了,怎么办?如果是因为客户的原因疏忽了没点清楚,再返去到银行,银行工作人员不承认怎么办?

这个问题客户也可以起诉银行工作人员,如果证据确凿,法院也可以判银行和工作人员补全欠款,这些问题都是相互的,公民完全没必要纠结。

离柜概不负责这句话就是一个道德规范和约束。也是一个提醒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概不负责   建宁   客户   银行   咬文嚼字   钻牛角尖   块钱   疏忽   美文   判决   法院   工作人员   事情   错误   男子   发现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