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迎春:两百年前的佛系少女

第七十三回,读者终于迎来迎春的正传。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是真心实意想为闺阁立传。他不吝笔墨,细细描绘闺阁中的大事小情,他笔下的女子不再同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一般面目模糊,而是有血有肉,仿佛随时可以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与读者对话。

而所谓“正传”,有别于外传、别传等,意在正统。《红楼梦》第六回脂批有云“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种种应对,正是她当家奶奶形象。第七十七回忆晴雯出身,有“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倒也还不忘旧”,脂批道“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晴雯一生的光亮与悲剧,都从这一句上来。

贾迎春:两百年前的佛系少女

在此之前,迎春的形象恰如她第一次出场时形容的,“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她才学有限,不擅诗词,连元春赏下的灯谜,也只有她和贾环没猜对。她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一派安静淡然,众人的热闹都与她无关。她总是在人群中,伴着其他人一起出场,却很少得到镜头。不仅仅是读者、甚至是书中人有时都忽略了她,连一向在脂粉队里混惯的宝玉,商量诗社时竟然还有一句“二姐姐又不大作诗,没有他又何妨”,实在让人为迎春的存在感叹一口气。

贾迎春:两百年前的佛系少女

小戏骨《红楼梦》贾迎春

山雨欲来,多事之秋。曹公在此时为迎春立传,自有其深意。

时下流行“佛系”一词,意指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态度。“都行”、“可以”、“没关系”,所谓“佛系三连”,人间万事,都是无所谓。

贾迎春:两百年前的佛系少女

两百年前的二木头、懦小姐,在今天就是真·佛系少女

贾迎春:两百年前的佛系少女

佛系少女怕生事、怕麻烦,简单最好,怎么都行,看淡一切,唯一的坚持只有“佛系”。曹公绝想不到,自己笔下的女子,会具有两百年后的流行气质。“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不是简单的拒绝,作者层层皴染,三次“不问”,是迎春的佛系。

第一次不问,是迎春与绣桔两人的对话,也是迎春最直接的态度。绣桔的方案简单有效,迎春却宁可省事。省事,佛系少女的标准配置

第二次不问,拒绝的是王柱儿媳妇。讨情、我做不到;金凤、我也可以不要。迎春并不答应王柱儿媳妇的要求,也不要求她。这一次,迎春的佛系成了她的铠甲,使她躲避了王柱儿媳妇的机锋。王柱儿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语涉邢岫烟之事,无形之中又牵涉了邢夫人的贪婪冷酷。迎春的“不问”很及时,佛系未必都是忍让,也可以是智慧。只是迎春无力辖治,她的佛系,毕竟不是平儿“大事化了、小事化无”的治家之道。

第三次不问,是探春叫来了平儿,风波平息,只等迎春一个态度。此时此刻,迎春依然不问。对于奶娘的聚赌,她不苛责、也不讨情;对于自己的金凤,送来则收下,不送来便不要了。这口气如在耳畔,与当下的佛系青年一般无二。迎春的问题不在无力,而在无心,即使旁人替她清扫了障碍,她也不愿意做出一个坚定的决定,万事只是随缘。

贾迎春:两百年前的佛系少女

迎春不问的,仅仅是一支累丝金凤吗?

贾府世代簪缨,诗礼之家,单单一支累丝金凤,并不值得迎春之问。贵族精神的内核是“诗礼”,只有暴发户才汲汲于表面的名利,湘云给宝玉梳头,见少了珍珠,也只说便宜了捡去的人;平儿丢了虾须镯,对镯子本身也毫不在意。贾府的大家风范可见一斑。

迎春在众姐妹中未必出挑,却也是贾母教养出的大家闺秀,自然有一种贵族气度。迎春和贾环都没猜对诗谜得到元春的赏赐,贾环便觉没趣,迎春却“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这样的她,并不需要在意一支累丝金凤。

一支累丝金凤算不得什么。迎春不问乳母聚赌,不问司棋偷情……世间万物,除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她都不问。

她不问房中的管理,于是最软弱的小姐拥有了最彪悍的丫鬟。司棋可谓是大观园中的异类,前有怒砸小厨房,后有私会大观园,她不曾受到自己主子的约束,因此率先冲破了秩序的藩篱。幸好,对于迎春来说,司棋尚算忠仆,而更低等的婆子们就在迎春的“不问”下肆意妄为。奶娘本是最亲密的仆人,却不告而取主子的头面;奶嫂拒绝赎回主子的财物,反倒要求主子去讨情。在这种混乱的主仆关系下,司棋绣桔们最重要的工作,竟然是替迎春本人维护她作为主子的尊严。可话说回来,这份尊严,在迎春看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不问自己的前程,于是长年被忽略。迎春探春这一对庶出的姐妹常常被人拿来对比。论容貌,"观之可亲“比不过"见之忘俗”;论才情,探春自信有莲社雄才,迎春却难得凑一首;论能干,王柱儿媳妇在迎春房中大闹,却要探春出手。探春会出头向贾母辩驳,而迎春只是老实;探春陪贾母赏月到深夜时,迎春已经悄然离场。迎春本身便不算得出挑,也无心争先博得关注,被遗忘被忽略也就不足为奇。这一对姐妹的对比,姐姐好像总比不过妹妹,但事实上,佛系的姐姐从来不在乎被拿来比、也不在乎比的结果。探春事事“争”,迎春万事不争,争与不争,是她们各自的选择,都不后悔。也许迎春后悔了,她唯一的“争”是在出嫁后归宁,“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但命运已定,无从更改。

也许有读者要对迎春不满。所谓的“佛系”,到底是“超然”还是“窝囊”?

也许这两者都是。但迎春的佛系,不需要我们苛责

她的佛系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红楼梦》里每个人物性格的形成,都有其成因。迎春自然也是如此。

她从小没有生身母亲关爱。嫡母冷漠无情,她丢了累丝金凤,嫡母只会说"我是一个钱没有的",既然无法得到,她也就不再索取。而她的父亲,在迎春的人生中只做了两件事:给了她生命,和断送了她的终身。家庭的冷淡凉薄,把迎春冻成了二木头。

贾府的女孩子太多,上有荣耀家族的元春,下有夺目耀眼的探春,亲戚中又有黛玉宝钗湘云,迎春只能埋没在这一群女孩子里。连惜春小妹妹都有画园子的高光时刻,迎春从未得到众人的集中关注。在“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世界里,迎春只能佛系。

她了解自己的佛系,但并不因此自卑。即使是众人为她的佛系回答感到好笑,她也是坦然的。

是的,她没有决断,她没有态度。但那个时代并不要求她有。佛系少女贾迎春,已然是当时社会标准的大家闺秀。

那么,这个时代呢?

品读《红楼梦》七十三回(下)

文字整理:文中子

编辑/制图:Snow

图片素材选自浮世绘

文中所阐述观点,不代表红迷会官方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迎春   宝玉   奶娘   少女   红楼梦   闺阁   大家闺秀   儿媳妇   可亲   主子   省事   正传   美文   万事   态度   年前   读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