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宝玉说:“明儿不是十一月初一日么?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齐打伙儿坐下,喝酒说笑。我今日已经在学房里告了假了。这会子没有信儿,明儿可是去不去呢?”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关于消寒会,清人黄景仁有诗云:“东城旧有消寒会,几辈依然共往还。”《燕京杂记》记载,“冬月,士大夫约同人围炉饮酒,迭为宾主,谓之消寒社”。可见不但确有其事,且非常普遍。

消寒会,是在冬月后,古人与朋友相聚,轮流出钱、围炉饮酒的聚会。冬日难熬,贵族豪富、文人雅士们便想出这样的法子休闲取乐。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自然是要办消寒会的。

早早自觉跟学堂“告了假”的宝玉,等来等去不见贾母打发人来。勤谨的袭人趁机劝他功课上“也该上点紧儿了”,快人快语的麝月却撺掇他“乐得歇一天”: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咱们也闹个会儿,不好么?”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晚清文人方浚颐在《梦园丛说》中记录了消寒会的盛况:

“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唐花尤盛。每当毡帘窣地,兽炭炽炉,暖室如春,浓香四溢,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前陈,战拇飞花,觥筹交错,致足乐也”。

读罢,无限神往。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宝玉对消寒会的期待也没落空,贾母果然派人来请,又请姑娘们都来。眼见贾府每况愈下,仍要苦中作乐。就像麝月抢白袭人的话:“我也是乐一天是一天,比不得你要好名儿。”

只是这一回,宝玉心心念念的消寒会非但不热闹,反而萧索极了。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盛极而衰,乐极生悲,是人事上的阴阳转换之道。单纯面对大自然的变化时,人们就从容多了。

所谓“消寒”,其实和冬至密切相关。旧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古人认为这一天阴阳交替,故十分注重。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竟将它过成了节日。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冬至那天,要举行祭天仪式,《周礼注疏》中有“冬至祭天于圜丘”的记载。这个习俗从唐宋一直延续到明清。此外还会祭祖、拜会亲友。一首《冬至》诗调侃着亲友间送礼的麻烦和热闹:“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还有“拜冬”之说。《清嘉录》记载,每至冬至节“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隔着重重人情的帘幕,我仿佛看到国人岁月的安稳静好。

冬至后讲究“数九”。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所谓“九尽桃花开”。

自“进九”之后,文人雅士每逢“九”日便相约雅聚。或围炉畅谈,或吟诗作画,或雪窗对酌。其诗词字画亦必应“九”之典,饮酒时,亦必以“九”或与“九”相关之事物为酒令,便是吃食也以九盘九碗或“花九件”的便席。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明代时,不同版本的“九九歌”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它们往往将物候与农事相联系,“皆瞽词俚语之类”。譬如: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前舞。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着衣单。”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为了消磨冬日的慢时光,旧时女子“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佳人晓妆,胭脂染梅,雅趣韵致惊艳了时光。

从“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到“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红楼女儿过冬的优雅打动了无数读者。而消寒图不仅仅在闺中流行,更是文人们的游戏。

就是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么?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之图’。傍一联曰:‘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

八十一片花瓣,片片藏着春天将近的脚步,朵朵红梅里,都蕴含着传统文人们的一瓣瓣七窍玲珑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周礼   脚钱   老太太   燕京   唐花   宝玉   冬月   日数   雅士   明儿   士大夫   冬至   胭脂   文人   美文   亲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