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那些事:聊斋先生,就在你我身边,从未远离

《聊斋志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在于无论什么年龄开始读,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时候读过的第一个《聊斋》中的故事是《骂鸭》。那时候的我完全不知《聊斋》的大名,只记得白家庄的某人偷吃了邻家的鸭子,到了晚上身上就长了一层鸭毛。梦里有人告诉他,一定要失者骂,毛乃可落。可鸭主人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从不骂人。最后某人要求着邻翁骂他,鸭毛才褪下去。

之后小时候的我说谎之后就会摸鼻子(因为《匹诺曹》的故事),偷吃之后,就会怕自己身上长鸭毛。

文人墨客那些事:聊斋先生,就在你我身边,从未远离

之后很多年,我完全沒想到这个类似儿童读物的故事,会是大名鼎鼎的《聊斋志异》中的内容;沒想到《聊斋》的故事如此接地气。

上学时《狼》是课文。在语文课本中,这位聊斋先生不再神秘。他叫蒲松龄,清朝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

蒲松龄非常有才华,十九岁童子试时县、府、道三个第一,成为秀才。那时的他颇受一些名士的器重。

可这次科考似乎也用光了蒲松龄一生的运气。之后的他便是走衰运。

大概二十几岁时,蒲家分家。这一次分家使蒲松龄颇从为富足的日子直接变穷。分家时,他只分到了老房三间和二十亩薄田。原因据说是他有两个如夜叉般的嫂子。

当然,我不知道也无从查证此事的真假。把无德之事推到女子身上,是旧文人的惯性。就算是蒲松龄笔下《夜叉国》里的母夜叉;每临巨敌,辄擐甲执锐的能人,依然也要靠儿子。她的丈夫一样会背弃她,独自逃走!

蒲松龄潦倒的生活遭遇,才会让他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有这样的阅历才撑得起《聊斋志异》中极富幻想、离奇曲折的故事。

文人墨客那些事:聊斋先生,就在你我身边,从未远离


蒲松龄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做塾师、做幕僚。之后的他依然在科考的路上奔波了几十年。这位大神在48岁时,在他科考了n次后,居然因为越幅被取消了成绩。越幅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把文章沒有按照规定的顺序写在答题纸上,比如把应写第二张纸的答案,直接写第三张纸上。

这怎么能错!也许有人天生不适合去科考。科考的八股取士不过是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开科取士,取的也许就是范进那样的,要同主考臭味相同才能考取。哪管谁才华盖世,哪管谁满腹经纶!

也许蒲松龄自己,就是他笔下的《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命不好,在考场上,总也考不上。后来以为自己高中荣归的叶生,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已经死了很久,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这个故事,也许一语成谶。蒲松龄一辈子也沒考中举人。康熙50年,71岁的蒲松龄才依例成为岁贡生。据说,连他妻子都说让他别考了,如能考中,他早就该是宰相了!

一辈子潦倒的蒲松龄对科考的弊端,揭露的一针见血。贾奉雉用很坏的,不可告人的句子连缀起来,拼成文章。发榜以后意中第一名举人。只因那些考官们就都是用这种文章爬上来的。

聊斋且莫竟空谈。聊斋志异中的各种精灵鬼怪、狐狸花妖反而个性鲜明、重情重义。演岀了人世间的种种美德。貌岸然的所谓正人君子,却成了被无情的揭露和抨击的对象。也许蒲松龄一生尘世缘,半生入梦。

人生是梦的延长,今天,聊斋先生的故事依然在我们身边。蒲松龄以一己之力把狐族从上古神兽变成了各种聊斋奇女子。

文人墨客那些事:聊斋先生,就在你我身边,从未远离

今天《崂山道士》依旧有着对人们的警示意义。各种不同的人会读到不同的道理。比如:做事有恒心;有毅力;不贪心。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不一定会遇到王七师傅哪样的人,能在他心生恶念时给他个教训。

今天,《云翠仙》、《南三复》、《丑狐》等故事成为了女子防渣男的教科书。

今天,兰若寺的故事依然每隔几年就以不同的版本岀现在屏幕上。宁采臣、聂小倩、燕赤霞的故事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

今天,《狼》依旧是课文。

原来聊斋先生可以跨越时间,至今仍在你我身边,从未走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聊斋   聊斋志异   崂山   岸然   文人墨客   科考   举人   潦倒   课文   夜叉   阅历   美文   笔下   身上   身边   女子   故事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