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狗肉=不文明?

对于许多爱狗人士而言,吃狗肉似乎变成了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难道吃狗肉真变成一种不文明?

在中国的史籍上,狗肉的食用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周礼义疏》中提到,“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若田犬、吠犬,观其善恶;若食犬,观其肥瘦。”

吃狗肉=不文明?

影视剧中的商纣王

商周时期的尊卑等级观念极强,从吃穿用度到职业选择,都有严格的界限,对于禽类的宰杀食用也有明文规定。

《周礼》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由此可见,狗的地位在当时次于牛羊,与猪肉地位相当。狗肉不下士,平头老百姓是禁止宰杀食用狗肉的。

狗肉的高贵地位不如牛肉保持得长久。随着周朝结束,礼乐制度日益崩坏,禽畜蓄养逐渐增多,春秋战国时期的狗肉已经从贵族的餐桌下移到了平民的餐桌。

《孟子▪梁惠王上》中也写道,“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吃狗肉=不文明?

影视剧中的魏惠王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狗肉与鸡鸭没什么差别,只要你有足够的钱财,就可以购买食用。

相比于吃狗肉,狗患更是一种不文明的体现。

但所有的狗患,其实都是人祸。

一方面,是有太多狗主人不文明养狗。

遛狗不拴绳子或者绳子太长,要么干脆放养散养,任自家狗在公共场合乱窜,从来没意识到危险。

不仅如此,这种狗主人,素质很差,态度往往很嚣张。

另一方面,是很多狗主人,不想养狗了,就随便把狗抛弃,或者管理不善宠物狗逃逸,结果造成了大量的流浪狗。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4000万只流浪狗,而且每年还在以1.5倍速度增加。

数量庞大的流浪狗,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如随地拉屎拉尿,影响市容、传染疾病,甚至因为无人管理,流浪狗到处乱窜,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不少没素质的人,养狗的时候,对自家的狗爱得死去活来,任狗在公共区域游荡;

不养狗的时候,又绝情将狗抛弃,任它们变成流浪狗,在野外繁衍生息、自生自灭。

可见有些所谓的“爱狗人士”,其实真正爱的只有自己,并没有狗。

最要命的是,某些“爱狗人士”脑回路奇特,他们纵狗伤人,狗患威胁到普通人的健康和安全,他们不管不顾;

可反过来,人要是自保伤害了狗,他们就要暴跳如雷。

有数据统计,全国每年大约有4000万人次,被猫、狗等动物咬伤。

吃狗肉=不文明?

相当于当你打开文章的这一分钟里,就至少有7个人被咬伤。

被狗咬的后果也显而易见——患上狂犬病的可能。

这些人,把狗当人看,却不把人当人看。

出事前,永远是“我家狗很乖的,不咬人”。

出事后,则是“我家狗从来不咬人,既然咬你了就一定是你的问题”。

他们,才是“狗患”的罪魁祸首。

在文明养犬的同时,希望大家遛狗出门能牵好狗绳,戴好狗嘴套,注意不让宠物吃外面地上来源不明的东西,保护狗狗的第一道防线,一定要从自身开始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狗肉   周礼   孟子   吃穿用度   咬伤   绳子   美文   剧中   餐桌   春秋   战国时期   主人   时期   地位   素质   人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