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父亲给我的那一个眼神”“那个拥抱和那句话,一直给我力量”“我抱着爸爸说:‘你做的玩具是世界上最好的玩具’”……

一个留守儿童的作文《我太爱那件礼物了》中,几句简单的话,勾勒出这一群体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让人们看到一颗颗渴望陪伴的孤独心灵。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爸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这句话早已在内心喊了无数遍。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劳动力人口开始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的人口迁移,被认为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移民”活动 。

“爸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不仅增加了自身收入,提升了生存质量,同时城市中的农村务工人员作为劳动生产的生力军,也加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农村家庭成员特别是青、中年父母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参与到离乡外出务工的活动中,使得其子女被迫“留守”原籍,从而产生“留守儿童”这一具备中国特色的特殊性群体。

2015年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0多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10万。

这些孩子没有完整的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很多人形容他们是“野草一样成长”。

他们有的调皮,整日与同伴嘻打疯闹,他们有的安静,沉默的只愿缩在角落自言自语。他们孤单,把一只篮球玩到破烂不堪,他们自立,因为一年到头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

父母外出打工、自治组织的缺失、社会功能的不健全等因素,让留守儿童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爸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与同龄的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的并不仅仅是优良的教育资源,健全的医疗制度,或者是漂亮的衣服,丰盛的食物,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

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

每到春节临近过完,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注定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爸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孩子拼命地抓住车座不放手,就像在抓住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一样,让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承受世界最残忍的离别,连上帝看到了都会觉得心酸。

父母一远走,孩子的年就过完了,所谓留守,就是独自留下来,寂寞守下去。有一种童年,不是垂涎同桌有糖,而是羡慕别人有娘。他们又要踏着泥泞跋山涉水去上学,他们又要在荒无人烟的稻田痴痴守望,他们又要在万家灯火时望着天边发呆。

想想,幸福真简单,就是春来不必远行,家人每日相见。

有人用“归期不定、前路不明、何去何从”来总结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对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比物质匮乏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精神上的慰藉。

“爸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被留守的孩子却早已尝遍孤独的滋味,寄居在别人家,由隔代或旁系亲属抚养长大,生活得小心翼翼。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断增加,改变也一直在发生。前些年,在四川凉山“悬崖村”,孩子们背着书包在悬崖峭壁间艰难前行的身影让人牵挂。如今,有了坚固的钢梯、新建的通信铁塔、连着网线的路由器……

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变得顺畅了。不过,守护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却依然任重道远。

让我们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愿他们的心灵不再“留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民政部   旁系亲属   美文   中国   市场经济   群体   角落   人口   孤独   父母   心灵   农村   儿童   孩子   我国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