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处世智慧:闭目养心,闭口防祸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欢迎大家订阅专栏,阅读更多精品文章!

前3篇专栏文章,我们主要学习了《菜根谭》、《小窗幽记》这2本处世奇书中为人处世的智慧。今天这篇专栏文章,琢磨君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另外一本处世奇书《围炉夜话》中的老祖宗处世智慧,即:闭目养心,闭口防祸。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学会这2个处世“妙方”,便可在人际交往中,远离是非与祸患,做一个有福气的人!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老祖宗的处世智慧:闭目养心,闭口防祸

1、闭目养心

《围炉夜话》中说:“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

意思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的精神通过眼睛来表露,而眼睛有上下眼皮,闭合眼皮可以养神。

我们经常听到“闭目养神”的说法,其实闭目先是静心、养心,心不妄动,头脑里不胡思乱想,继而到达了养精蓄锐之目的。

人的眼睛一直运动,看着外物,心就永远无法休息。闭目可以排除引起杂念的事物,心自然能获得宁静,正如古人所说“寡视可以养神!”

闭目就相当于“知止”,然后如《大学》中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人首先要达到足够的认知水平,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地,然后志向坚定不动摇;志向坚定了,做事才能沉静不急躁;做事沉静不躁,心态才能安定平和;心态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儒家,都是倡导静坐修行,闭目养神养心,继而增长智慧。正所谓是“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

老祖宗的处世智慧:闭目养心,闭口防祸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为人轻浮,话很多,精气神也损失严重。他的父亲甚至直接写信告诫他说:你要做好三项节制——“节欲、节劳、节饮食”。

于是曾国藩痛定思痛,改过自新,亲自制定一系列的“修身十二条款”,其中第二款便是规定自己每天都要闭目静坐半个小时,去掉身上浮华,还可以这个过程中想清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大智慧。

他的原话是“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喜欢经常静坐冥想,闭目养神,闭目养心等等。世事纷扰,往往让人迷失心性,精力越分散,越容易耽误事情,最后只是白白增加了自己的烦恼。

因此,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对一些不该看到的、扰乱内心的事物,不如闭上眼睛不看,以达到内心的清静和镇定,这何尝不是一种好福气呢?

老祖宗的处世智慧:闭目养心,闭口防祸

2、闭口防祸

《围炉夜话》中说:“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意思是说:人的灾祸往往是言语不谨慎造成的,而嘴巴则有上下嘴唇,闭起嘴巴可以防止因说话惹祸。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因此老祖宗早就告诫过我们: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

有些人很敏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根本不知道说的那句话会得罪人。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劝告大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动!

持续观看更多经典国学谋略(菜根谭、鬼谷子、曾国藩、左宗棠等),

请点击上方“关注”。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养心   老祖宗   闭目   菜根谭   鬼谷子   仁心   智慧   养精蓄锐   闭目养神   周详   奇书   夜话   志向   美文   眼睛   专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