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曾国藩的这2句口诀,通过“听声音”来识人,还蛮准的

今天继续给大家讲讲#曾国藩#识人术书籍《冰鉴》第六章——“声音篇”,学习如何通过声音来识人,也是本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因为《冰鉴》第七章“气色篇”,有点看面相的嫌疑,所以不做讲解。

鬼谷子先生说:“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

但人往往很虚伪,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和做的,以及想的都是不一致的。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看他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还有学会“鉴心”,考察一个人到底是存何居心。

如何“鉴心”呢?就是如鬼谷子所说:“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我们可以通过“无形”的特征去识人更准确。而曾国藩《冰鉴-声音篇》就是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声音”这个无形特征来识人!记住曾国藩的以下2句口诀,通过“听声音”来识人,还蛮准!

记住曾国藩的这2句口诀,通过“听声音”来识人,还蛮准的

011、“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

释义:"高声畅言却不大张其口,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这就是上佳的声音 。

“大言不张唇”之人,往往谨慎稳重,学识深厚;“细言不露齿”之人,往往会温文尔雅、清爽简单、成熟干练。即使高声说话也不会将口张得特别大,小声说话的时牙齿也不会露出来,这才是说话最好的状态。一般比较会说话的人,都会达到这种境界,比如说优秀的主持人或者知识渊博的人。

相反,说话的声音散漫虚浮,缺乏余韵,就像是荒郊旷野中的孤牛之鸣;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断续无节,就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在偷吃东西;说话的时候,一句紧接一句,语无伦次,没完没了,而且嘴快气促;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这几种说话的声音,都属于市井之人的粗鄙俗陋之声,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记住曾国藩的这2句口诀,通过“听声音”来识人,还蛮准的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越有本事的人,说话越是轻言慢语,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大嗓门来展示自信。这种人不怒自威,话少人狠,说出来的每个字都是分量很重,“掷地有声”,就像电影《教父》中的男主角维托·唐·柯里昂一样。

一个人说话声音大小,行动的积极与否,不是靠他自己,而是靠他所掌握的实力,那一股实力就来决定他反应的度!实力强的人,懂得控制度自身,收放自如,因此高声畅言却不大张其口,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

实力弱的人,往往喜欢虚张声势,嗓门很多,也把口张得特别大;小声说话时表情夸张,把牙齿也露出来了。而这些都是属于层次低的人,在无形中流露出来的特征。

记住曾国藩的这2句口诀,通过“听声音”来识人,还蛮准的

022、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

释义: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显得粗野不文,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显得虚饰做作。

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声音处在一个实体中,阴阳二气产生物质,物质就会生出声音。

声和音看上去密不可分,但也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声是张扬的,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是收敛的,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音是声的余波或余韵,音跟声相去并不远,它们之间的差异认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

记住曾国藩的这2句口诀,通过“听声音”来识人,还蛮准的

古语有云:“鸟鸣无声,兽叫无音”,鸟鸣叫时,绵曼而无壮气,属于“无声”者;猛兽咆哮吼叫时,粗野而不文雅,属于“无音”者。那么,“无声”和“无音”应用在人身上呢?

举报/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鬼谷子   低声细语   声音   余韵   智谋   粗野   口诀   鸟鸣   释义   美文   发音   器官   牙齿   物质   特征   说话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