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华军 ▏大院的童年时光(二)

我家在部队大院的家不知道什么时候从王家墩机场南油库搬到机场大院二门卫旁边的16栋平房了。记得当时的平房东西向很长,有许多栋平房。一排排的排列整齐,是内走廊结构,分南北屋,我家都是住的北屋,每家住一间,平房后面有一栋用作公共水房和公共厕所的平房。

北方人爱吃馒头,蒸馒头的时候就在室外用柴火烧地锅,火大且猛,馒头蒸得又白又宣,非常好吃。为了保证有柴烧,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在王家墩机场到处跑着拾柴火,而且家里的小煤炉烧的是煤球,不可以封火,每天熄火后都要第二天重新生火,也需要大量的引火用柴火。好在大院非常大,到处都是树林和荒地,还有部队各种设备废弃的破包装箱,机场内各个机务大队,通信营,八号机库,都是我们常去拾柴火的地方。平常每家的饭都是在长长的平房内走廊里的小煤炉子上做,后在公用水房每家划分的一小块充当的厨房的地方做饭。

武汉生活的十几年,从全国各地来的各家各户,随乡入俗都学会了武汉地方特色饮食,早上吃饭很简单,常吃的是头一天剩下的米饭做的大米泡饭。更简单的是拿上几毛钱去大街上吃,当地俗称“过早”。我母亲也学会了做湖北名吃“珍珠丸子”,用肉馅做成丸子,裹上水泡好的糯米,大火蒸熟,丸子外层粘着的糯米晶莹透亮,形似珍珠,蛮好吃,而且我媳妇到我家后,也向妈妈学会了,成为我家过年传统名菜。还有最著名的就是湖北“煨汤”,用藕和排骨,在一个大汤罐里炖上几个小时,好吃得不得了,南方的藕和北方的藕不一样,南方的藕甜且面,藕丝拉的长,吃的时候我最烦藕拉丝了,总是粘在脸上。

总之,童年湖北的生活打下太多的烙印,后来随父亲部队调防到河南,又学会了一口的河南话,以致于祖籍山东的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里的人了(最常用的还是大院普通话即“八一腔”)。

倪华军 ▏大院的童年时光(二)

珍珠丸子

倪华军 ▏大院的童年时光(二)

莲藕排骨汤

火炉武汉,七月流火,炎炎夏日,艳阳高照,酷热难挡,到处都没法藏没法躲,小孩子们还会头上起大脓包。为了避免上火,鼓励吃败火的食品。记得当年哄孩子败火的口诀:“吃了绿豆糕,头上不长包。”每到夏天,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游泳,武汉天气热,大家都喜欢泡在水里,那时候谁家有个电扇,那一定是师长团长什么的。每个机场都标配有游泳池,为了是训练飞行员游泳用的。机场子弟人人都学会了游泳,有时候嫌游泳池太远,就去池塘里打“条瓜”(武汉话光屁股的意思)游,顺便摸摸鱼。

再一个就天黑的时候去摸知了(蝉的幼虫)。油一炸好吃着呢。因为禅叫声响亮,有时候用面做成面筋,绑在竹竿上去粘知了,捉住了听知了的叫声,感觉好听极了,机场大院里的环境很乡土,大院里不仅有小河,还有果园,菜地,麦田和池塘。夏天到处都有蛙鸣和蝉的欢歌,用铁丝做个铁扎,去河沟里扎青蛙,河里摸个河蚌,捉个蝌蚪,养个小鱼。伴随我们度过整个夏天,嘹亮的蝉声陪我们上学,陪我们午休,陪我们入眠。

武汉是江城,紧挨着长江汉水,每年到了防汛的时候,总是让人又恨又爱,恨的是连绵的大雨,人只能呆在家里玩,不能出去,长江涨了大水后,别说把武汉的雨水往江里排了,长江水会沿着雨水管道倒灌进城区,所以,一旦形成洪水,对武汉的威胁还是蛮大的,令人不得不防。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关系如此亲密无间,也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对抗不休不止。

当然,防汛是大人们的事,与孩子们无关,孩子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去玩,一年武汉下大雨,引发长江发大水,机场的飞机都跑到郑州去避难了,王家墩大院里的低洼处水齐腰深,小伙伴们可开心,驾着竹排,在水里“开船”玩,一点也不知道害怕和担心,这时才知道住在墩上的好处了,不会被淹,还好,不久,水就退去了,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住的大院二门卫附近的平房,都建有基础平台,都比一般的平房要出不少,一般的水深奈何不了。


倪华军 ▏大院的童年时光(二)

2017年5月重返部队大院,大院的戒备森严的一门卫

倪华军 ▏大院的童年时光(二)

2017年重回故乡大院,发小们走出原幼儿园的的院子

倪华军 ▏大院的童年时光(二)

本文作者近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大院   平房   败火   煤炉   柴火   长江   湖北   河南   武汉   丸子   美文   馒头   知了   部队   童年   机场   时光   我家   倪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