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国防七校,又名“国防七子”,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七所高校实力不俗,各有特色,都是国家一级保密单位。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1、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成员。

哈工大在国防科技领域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航天科研领域,成为世界上首个把微小型探测器发往月球轨道的高校,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过程中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哈工大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显示: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位列A+档;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位列A档;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9个学科位列A-档,位于A类学科数占参评学科总数比率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六位。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2、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院校。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学科特色集中于“三海一核”领域。学校前身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创下了我国船舶和海洋高科技领域内的多个第一:第一艘小型快艇、炮艇、核潜艇等等,对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设计船舶,增强海军力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拆分出院校:1960年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往南京,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系;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1970年航空工程系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工程系,现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基础课部和院机关等部分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拆分出如此多的大学后哈尔滨工程大学现在实力依然强劲,如果没有拆分的话哈尔滨工程大学实力绝对不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校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A-等级学科各1个,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获评A+,控制科学与工程获评A-;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就是北航师生的杰作;在当代,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的起飞同样离不开北航相关专家学者的贡献。

学科建设: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航共有23个一级学科参评,评估结果为A类的学科合计14个,占总参评学科的60.87%。其中A+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A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A-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4、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延安根,军工魂”高度概括了北京理工大学这所“红色国防工程师摇篮高校”,从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到第一台 20 公里远程照相机等等,国防领域内多个“第一”由他们创造。

拆分院校:1952年冶金系、采矿系及钢铁机械专修科与其他院校相关科系共同组建了北京钢铁学院。采矿及冶金专修科师生43人调中南矿冶学院。航空工程系与其他院校航空院系共同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

学科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9个学科评选为A类学科,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为A+;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为A类学科;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为A-学科。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国防科技领域,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建设:力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航有3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A-。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6、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因为继承自“哈军工”的血脉,南京理工大学也发挥了军工领域内的强项,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作为国内高校唯一的种类齐全、专业性强的兵器博物馆,馆内珍藏了一大批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南京理工大学的火炮系统研究技术也是中国第1的。

学科建设:兵器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入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获评A+,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

我国著名的“国防七校”

7、西北工业大学: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院校。

合并组建: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的部分院系在陕西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成立新的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受阅的3种型号10架无人机全部由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生产,更有不少国防领域内的涉密项目,一面是星辰大海的远大征途,一面是捍卫国土的国之重器。

学科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3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

以上就是国防七子的基本情况,相信通过文章大家会对霸气的“国防七子”有了更立体、深刻的认识。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七子卓越的勋章,特色学科和国防领域的彪悍实力让人仰望。在祖国“创业时期”,他们白手起家保家卫国堪称国之栋梁,在此时此刻风起云涌之中他们依然默默地作为中流砥柱,担起大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材料科学   学科建设   工学院   工程系   工程学院   美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国防   学科   航空   高校   科学   学校   工程   大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