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记得儿时,每到小年,各家各户的炮竹声就响起,就知道春节来了。


如今依旧是过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许多。


其实节日没变,变的是我们对待节日的态度。


重拾那些旧习俗,今年的年味,或许能够更浓郁。


· 小年传统 ·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小年的习俗有很多。若细细品味,都不无道理。


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那时,祭灶日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 小年由来 ·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 小年习俗 ·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但如今传统灶台已然退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附着其间的祭灶活动也仅保留在一些农村地区。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哨。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花馍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 地方禁忌 ·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的禁忌,不同地区各有不同。


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称此日为“送神日”,禁忌舂米,据说能把风神捣下来,会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后的几天,农村都会蒸馒头准备过年,但是不宜施舍给他人,因为这些馒头是要先用来祭祖祭天的。


· 小年诗词 ·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二十四日》

宋·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这两首诗写在小年时,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是文天祥当时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的地方。节日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在这两首诗中一览无余。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祭灶诗》

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作为一个文人,小年祭灶只能用清汤寡水以及写诗的方式,作者借写祭灶抒发了心中愤懑不平之意。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纵笔三首》 (其三)

宋·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同样是写岁末生活的窘迫,苏轼这首诗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献寿》

宋·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在小年这天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因为过一天之后灶神要上天去拜见玉帝,所以要好好恭送灶神上天,求他上天多言好事,带回吉祥。这首诗前二句写了灶神的相貌,后二句写了祭灶的活动。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木兰花慢-送灶》

清·查元鼎


酬君海外佑行厨,持惯长斋合笑吾。

晨夕餐从辛苦得,盆瓶礼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阙,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东南兵燹静,安排茶灶泛西湖。


这首诗前三联写的十分工整,用食物祭灶神,送他今日上天去朝见玉帝。最后一联是全诗亮点所在,希望灶神明年回来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停止了,这样就可以在西湖上迎接灶神了。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换巢鸾凤·乙巳送灶》

清末·王闿运 


烹得黄羊。喜厨中酒熟,甑里糕香。

团圞无镜,听儿女、有家当。

五穷辞去去东洋。依然那时、镫光烛光。

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养。


惆怅。休更想。要识世间,苦乐常相傍。

范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欢情无量。

勘破流年似回环,只愁霜鬓明朝长。

谁思量。紫姑神、如愿酬饷。


王闿运是清末著名诗人、政治家,这首送灶词写的十分沧桑。又是祭灶时候,有黄羊、有酒、有年糕,想想已是第七十次祭灶了,不由生出沧桑之感。世间苦乐,早已随流年看透。只是感慨又一年过去,又要再添霜鬓了。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庚子送灶即事》

民国·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杀黄羊祭灶的风俗自汉代流传下来。


“瓣香”是佛教用语,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而这一炷香也需要典当衣物才可以获得。这首诗写出了贫苦人家过小年时候因家贫而带来的窘迫。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祭灶与邻曲散福》

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在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这种风俗相传已经很久了。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不断。


陆游在诗中还说,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冬藏转春生,小年小团圆!

小年的到来,迎来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盼与祝福。
在这里,给大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您小年愉快,万事如意,阖家团圆!


来源:诗词天地

子曰整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小年   玉帝   灶君   灶王爷   灶神   黄羊   窗花   玉皇大帝   腊月   来年   美文   习俗   吉祥   民间   春节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