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诗书气自华


在很小的时候经常听大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无忧无虑的童年过后,走进了学堂,开始明白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

我有诗书气自华

也经常清晨被母亲叫醒,让我捧起语文书背诵:“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冷千秋雪,明泊东吴万里船。”

我有诗书气自华

长大后,每年回家过年,我们兄弟几个总是按照父亲的吩咐,争先恐后地在堂屋里,摆一张八仙桌、几贴红纸和笔砚,看着父亲豪情挥舞写年联。但每年堂屋的神炱旁和门口的柱子上总是贴上“敬祖宗一柱清香必恭必敬,教儿孙两行正业日耕曰读”“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这两幅旧联。

我有诗书气自华

步入儿立之年更懂得读书的味道,才觉得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体会人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的快感......

我有诗书气自华

翻开《历代帝王成败录》,随历史的滚滚车轮,看江山易主,朝代变迁,山河碎,家国亡,雌雄纷争,狼烟战场。一曲曲惊心荡魂,一幕幕惊天动魄,谁是英雄,谁举沉浮。得民心者得天下,成者王侯、败者寇。读夏史方知《夏书》佚文有“后非众无与守邦”的说法。

我有诗书气自华

夏启的儿子,即夏朝的第二代君主太康喜欢玩乐,贪图安逸,不理民情,民众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洛水附近打猎游玩被心怀二心的一诸侯首领带领民众困死。

我有诗书气自华

为了谨记先祖大禹的告诫,太康的五个弟弟分别作诗以责其兄不理朝政,不关乎民情而失去帝位,被后人称为《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使我懂得为官从政一定要亲近民众,不能将他们看成是下贱之民。民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民众这个根本稳定了,整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定。

我有诗书气自华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秦汉又三国。两晋南北隋唐起,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后皇朝上”。纵览历史,自从隋朝实行科举制后,多少书生有十年寒窗换来金榜题名,以此来光宗耀祖,受到人们的敬仰与羡慕。可见,早在古代,人民就十分重视读书,许多贫苦人家依靠读书而进入上流社会,从此平步青云,光耀门楣。虽然,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非常重视身份等级,但是无论哪个帝王,都十分重视读书人,欣赏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唐太宗重人才、用柬臣给历史留下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盛况。

我有诗书气自华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那种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举杯自乐。杜甫的“志士仁人莫怨叹,古来材大难为用"。可让你感觉杜子美的“古来材大难为用”又是何等苍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让我时刻去思考,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个“夜归人”究竟是房子的主人还是诗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去畅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秋风微微吹起,轻泛兰舟,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去却带不走反复缠绵的寂寞伤离之情。看是疏淡心事语句,其中却不知暗暗寄托了多少相思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

我有诗书气自华

书籍能够充实人的头脑,使人们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彻底认识世界,才能对其改变,然后人类才能进步。人的认识就是在书籍文化中不断深化、扩展、想前推移。品味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察柯金: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体会他的坎坷人生和内心世界,让人充实和无比畅快。

我有诗书气自华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品味人生,体会生活,从这些作品里汲取精华,陶冶自己忠诚不渝的信念、是非分明的品格、以苦为乐的境界、言行一致的作风、关爱他人的美德和公而忘私的情操,丰富自己的内涵,升华自己的品行。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保尔   太康   大禹   惊心   韶山   民惟邦本   东吴   本固邦宁   堂屋   归人   诗书   民情   美文   民众   书籍   人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