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其实也是军事家、政治家

赵云其实也是军事家、政治家

赵云其实也是政治家和军事家

我们都低估了赵子龙,子龙将军超强的战斗力反而掩盖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高超的政治水平,如果不是一身武艺在身,如果不是我祖刘备使用不恰当,今天的史书可能会这么评价:赵云,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我们膜拜他百万军中一枪一马如入无人之境的王者之威,却忽略了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兵家风范。刘备如果听从他的建议,蜀汉可能是天下第一强。

这可不是老刘个人作为云迷的臆测和盲目推崇,而是大学者王夫之和乾隆皇帝的一致看法。王船山和乾隆对常山赵的推崇,可谓无以复加。

乾隆读三国志,注意了,不是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至赵云处,不由得拍案称好,说:如果刘玄德听从赵子龙的建议,不去攻打东吴,而是联合孙权,从黄河和渭水上游东下讨伐曹魏,大汉匡复之事,未必不会成功,“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游,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持这一观点的还有王夫之,他也认为,刘备听从赵云之计,停止东征,趁着曹丕称帝,人心未稳之际,联手东吴攻打曹魏,那才是上策。事情是这样的,关羽败死,刘备兴师报仇,当时文武大臣,包括诸葛亮,都有劝阻,而赵云不只是劝阻,还有战略建议。他认为不要打孙权,反而要联合孙,攻打关中,如果兵进中原,直指河洛,跨据北方,才可以告慰关二哥在天之灵。东吴以后再收拾。如果东征孙权,恐怕陷入烂泥潭,无法脱身,“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王夫之感叹,可惜刘备不用子龙之言。这充分说明,赵云是个战略大家,也是个政治家,有政治眼光。

对于诸葛亮千古闻名的空城计,史学界一致认为是虚构的。然而,对于赵云的空营计,史学界却无疑问。公元219年,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这地方对于刘备而言,极度重要,绝对不能丢。可刘备家底薄,曹操势大,双方鏖战,刘备极其紧张,哪怕杀了对方大将夏侯渊都没舒展一下眉头,诸葛亮连看家护院的军队都调用到前线去了,刘备恨不得一个兵做三个人用。而赵云使用空营计,不过千余孤军,居然阻遏迟滞了数万曹军,还给予其相当的杀伤。这岂止是一身是胆,简直是一身是谋。

赵云指挥的这次汉水之战,为刘备调动兵力支持其他战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可见赵云既有战略智慧,又有战术水平,战役战斗都行。

诸葛亮北伐,街亭大败,集团军各部一度失联,只有赵云的部队稳重后撤,在重重凶险中安然撤出,从人员到辎重,几乎毫发无损。在一场大败仗中安全撤出一支大部队,不是上等将才做不到。在战场上,护后的任务比冲锋凶险得多。

可惜啊可惜,我祖刘备没把子龙将军用到恰当的地方,居然有一段时间将其用来管老婆孙小妹,大概是在长坂坡保护小主表现得太优秀了,让大哥觉得他是个绝世好奶爸。哎,想一想,当年子龙兄弟全副武装天天在院子里震慑后宫的时候,内心该有多么寂寞。偏偏他人品太好,低调不计较。子龙啊子龙,低调成全了你,也毁了你。当年如果让赵云守荆州,失守概率会大大降低。

赵云其实也是军事家、政治家

再说赵云的政治才能。除了有联吴抗曹的国际眼光,赵云对于内政,极有见地。公元214年,刘备占据成都,蜀汉集团要分红,于是大家建议将成都市区以及周边的楼房、地产、庄园全部刮分给有功之臣。这些大伙都乐见其成的事,赵云作为得利者之一、却冒着得罪一个群体的危险,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表示反对,他当着刘备和大伙的面说:老百姓刚刚从战火中挣扎出来,我们却要刮分他们的财产,这样有失人心,不利稳定。我们要做的是,把财产一一登记好,找到主人,归还给他们。然后在生产力发展,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抽税。我们进入成都的第一要务不是分财,而是取悦民众,“得其欢心”。刘备于是听取了赵云的建议。

你知道赵云的这个建议有多么重要吗。当时强敌在外,成都人心不稳,“一夕数惊”,如果蜀汉集团再抢夺资产,引发惊扰,结果不堪设想。赵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比当年张良劝阻刘邦分封六国之后逊色,真是妥妥的安邦奇才。成都人民真该感谢子龙。可以这么说,赵云是被一身武艺耽误的谋士、将才,是被耽误了的军事家,政治家。赵云,一位永远不缺人气,却总被误解的政治军事大才。雄姿英武的他,跨马持枪,无比潇洒,却无比寂寞。

赵云其实也是军事家、政治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军事家   长坂坡   蜀汉   政治家   东吴   乾隆   史学界   人心   凶险   成都   武艺   美文   眼光   当年   政治   建议   赵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