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记忆


《乡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记忆

这两天在给四年级的孩子上新课。

今天讲的是第二课《乡下人家》,开头是这样的“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渐渐地,我在读的过程中,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幅很真切的画面。

时光回到十几年前,我读小学,晚上放学,晃晃悠悠地回到家,大门经常是锁着的,妈妈在靠近河边的地里栽着各种蔬菜苗,有黄瓜、番茄···田埂上有成片成片的小鸡草,小鸡草的学名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小鸡们拿它当食物,由此而得名。拔一根小鸡草,抽掉其中的芯,衔在嘴里,可以吹出好听的声音。偶尔也会在妈妈干活的时候捣蛋,嘟着小嘴找妈妈要菜苗:“你就让我栽一个嘛,就一个···”可能是我太烦了,妈妈为了打发我,就说道:“去去去,拿去,你快回家,河边虫子多···”

小学时我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把自己的小铲子,家里的铁锹太沉,我年纪尚小,没有力气使。后来,我妈圆了我的梦···我在窗前刨了几个坑,栽了几棵我妈干活剩下来的豇豆苗,几棵青椒,我每天一早就去看我的菜苗,看他们有没有枯萎,像一个艺术家观摩自己的作品一样。令人欢喜的是,我的菜苗很健康的长大了,我妈很欣慰,认为我是一个种菜的能手,就开始教我如何给豇豆搭架,我找来两根竹棍,依着菜苗插下去。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蜻蜓顺着矮墙低低地飞着,细长细长的豇豆爬满了竹架···

《乡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记忆

我是一个在土地里长大的孩子,我喜欢侍弄田地里的那些小家伙。

后来,陆陆续续地,我种过各种瓜,冬瓜、黄瓜、南瓜,也有丝瓜。丝瓜的生命力极强,结出的瓜也多,等熟了就可以做美味的丝瓜蛋汤。由于结的果实太多,往往还来不及吃,丝瓜就老了,攀在墙头上逐渐枯萎,里面的籽也会慢慢地脱落,中间的瓤就会变得很薄,像一张网,掏出来可以刷碗用。

婶婶家的地里种着葫芦,却不是用来吃的,等葫芦长大、变老,褪去嫩嫩的青色,披上一层深黄色的外衣,摘下来,剖成两半,拿掉中间的葫芦籽,就是两只精致的葫芦瓢,可以放在缸里舀水用。

长大以后,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叹,原来智慧都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愈长大,生活得愈不够认真。

文章读到“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这写的不就是我的童年吗?晚饭时分,使出吃奶的力气搬出家里的长条板凳,端出饭菜,爸爸妈妈从农田里回来,将手洗净,一家人坐在廊前吃着晚饭,须得吃快一点,要不然很快便会有成群的蚊子飞过来。房间里点着好闻的蚊香,塑料桶里冰着西瓜,爸爸穿着大裤衩,我穿着小裤衩,学他光着膀子,看着黑白电视机正在播着天气预报。

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只有空气带来的燥热,也没有冰箱,每天去井里打水便是我最快的时光。我和我的学生说,我的夏天就是文字里的夏天,他是不能理解的。我讲到夏天去河里摸菱角的时候,他抬着小脸问我:“老师,菱角是什么?”我在手机上找出图片给他看,他说:“这个呀?我吃过,可是它是水里的吗?”我没办法跟他仔细地描绘我的童年,描绘那片土地,他不明白,也不会明白。

《乡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记忆

现在的小孩生活里就只有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他们熟悉的是汽车尾气的味道,不知道何为泥土气息。

时间快得让人恍惚,小时候的我们在读语文书时,羡慕着城市的孩子,羡慕着那个叫乌塔的小女孩可以独自旅游。而现在的孩子只能在语文书里好奇地打量着乡村的孩子,靠着文字想象着她们多姿多彩的童年,于他们而言,种瓜、种菜、茅檐屋舍只是一些存在于书里的没有感情的文字。

以前我总认为城市里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拥有大把大把的优质资源,他们能得到乡村孩子得不到的东西,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他们究竟是在得到,还是正在失去?

我庆幸,我在那片土地里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乡下   菜苗   豇豆   菱角   裤衩   丝瓜   成片   小鸡   美文   葫芦   童年   夏天   土地   记忆   妈妈   文字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