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关于中秋节的回忆


散文:关于中秋节的回忆

公众号:如期而至的岁月

又是一年中秋节,昨天下午在西湖边骑着单车时,脑子里不断地搜寻关于近几年中秋节的回忆,似乎恍如隔世。

虽说中秋节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团圆节日,但这几年漂泊在外,“团圆”的概念确实是淡漠了,每一天都只是个普通日子,生活啊,把我们捶打得过个节,都要特意地去赋予仪式感,吃块月饼,便是中秋了。

二十多年来,唯一一次一个人过中秋,是15年离家上大学的那一年。早上一觉醒来,发现手机主板烧了,手机维修店也修不了,自己一个人搭乘公交车去市区买手机。那时候入学不过十来天,新校区在荒无人烟的郊区,对于从未真正出过远门的人,独立去完成一件事是有难度的,何况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散文:关于中秋节的回忆

一个人没有手机,又不认识路,揣着一千块钱,兜兜转转又来来回回,委屈、心酸、无助都有,这是成长的第一课。几经周折买好了新手机后,在一马路的陕西老面馆含泪吃了碗鱼香肉丝盖浇饭。以至于后来大二搬去了老校区,时常路过那家面馆时,我都会想起当年那个有点落魄的我,我也感谢那家店在中秋节“收留”了我,虽然我付了钱,可能因为日子特殊的原因,我对面馆有了一些特别的回忆,后来做了很多次回头客,尽管她家饭菜味道一般般。

还记得那晚的月亮特别圆,和室友坐在操场上看月亮,在异乡的土地看异乡的月亮。躺在操场上时,方闻学长QQ问我在哪,要过来给我送月饼,是一块绿色的抹茶月饼。我还记得当时调侃他为什么会想起给我月饼,他说这是你离家的第一个中秋节,怕你难过,我想学长大约是不记得这件事了。

散文:关于中秋节的回忆

方闻学长是校园某协会的编辑部部长,第一次见面是在一食堂门口,他给我塞传单,不像其他学长学姐强烈推销,而是淡淡说了句:“学妹,加我们社团吧?”他个子不是很高,戴个眼镜,看上去很斯文,本来手上已经有一个社团了,但因为学长颜值的亲和力,我想都没想便答应了。

方闻学长组织的每次会议我都有去,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不怎么说话的人,真正做起事来,认真严谨,这样的人让我忍不住去靠近,他的领导组织能力都很强,也会告诉学弟学妹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但每次点到为止,绝不多话,导致我每次开会,听他讲话都有种在上课的错觉

大学我总共参加了两次社团的比赛,每次比赛前他都有鼓励我,让我尝试打开自己,一些小细节真的很温暖。“中华好诗词”决赛的前几天他跟我说他一定会去看我比赛,事实上,我也很想他来,但最终他因为一些事耽误了,我拿了冠军后,一方面为了给我庆祝,一方面因为自己没有到场的歉意,他送了我一本严歌苓的《床畔》。

散文:关于中秋节的回忆

学长是个不太喜欢社交的人,大学后来的岁月里,每次见他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的模样,大都是在图书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那天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偶遇,他在找寻一本林语堂的散文,外面下着小雨,他随手提着一把长柄黑伞,像极了干部的样子。

毕业的时候,和他留了一张合影。这两年来再没见过他,甚至没有去问他过得好不好,偶尔看到他发动态,都是工作日常。

很多事情随着岁月的累积,我已渐渐忘却,可是当写下文字一点点去追溯回那些曾遇见过的人和事,是那样的美好。大学四年,有很多学长学姐引着我一步步往前走,虽然一些情感只是短时期的,但情意我全部放在了心里,青春岁月里的你们,都要好啊。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中秋节快乐,爱我的以及我爱的每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中秋节   那晚   荒无人烟   月亮   月饼   学长   团圆   美文   异乡   操场   社团   中秋   散文   图书馆   岁月   日子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