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军师。

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积极上进,军师越国

早年范蠡因不满楚国的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与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被越王“勾践”拜为军师。

力排众议,大败阖闾

当时的吴国国力强大,经常欺负弱小的越国。越国的大臣,士兵也都“闻吴色变”惧怕吴国。

阖闾听闻勾践登基,不顾众臣劝阻,要与王子累在石门官会合,企图消灭越国。

越国的兵力虽不如吴国,但在范蠡的训练下,已经是斗志日胜,万众一心。

越国以石买为首的绝大多数大臣都是反战的,是范蠡力排众议,利用三百死士,助越王勾践在“石门关”打败吴王阖闾,阖闾死于此战。


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兵败随越王入吴,受尽折磨,尽人臣之道

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承王位,在伍子胥的辅佐下积极备战,士气高涨,誓灭越国,为吴王阖闾报仇。

吴国虽有“石门关”一败,但“擎天之柱”伍子胥尚在,国力仍高于越国许多,越国应避免与吴国开战。但“越王勾践”却误判形势。不顾范蠡,文种的极力劝谏,在公元前494年春天,在“会稽”与吴国开战,惨遭大败。不得不放下兵器,屈辱求和。

吴王夫差为羞辱越王,令越王夫妇入吴为奴。范蠡为尽人臣之道随越王入吴,受尽羞辱,助越王赢的吴王信任,三年后顺利返回越国。

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助越王复仇,忍痛割爱

回到越国后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激励自己,奋发图强,范蠡则偷偷操练兵马,他们君臣一心,和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长期艰苦的奋斗,积累,国力日益强大,为迷惑吴王夫差,范蠡忍痛,将自己心爱的女人“西施”送往吴国为妃。

“有心人,天不负”。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打败吴国,吴国灭亡,吴王自杀而死。

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功成之后,携爱人急流勇退,尽显人生智慧与潇洒

吴国灭亡以后,范蠡从容地审视自己 在使命完成后的结局,最终他决定放弃权力,离开越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一种从容,淡泊的生活。

范蠡走后,留信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而文种贪怜权势,不舍放手,错过了最佳的离开时间。

此事上,文种的情商就不如范蠡了,落了个被越王勾践赐死的悲剧。

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与知心爱人西施,寄情于山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与民

范蠡带着西施,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过着淡泊,宁静的幸福生活。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与民。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范蠡一生艰苦创业、 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范蠡与文种,一样的能力,功劳,却截然不同的命运

从范蠡的潇洒,从容。与文种留恋权力,惨遭赐死的不同命运结局。

我们可以看到,放手是一种智慧与勇气。做人应奋发向上,以慰此生。但同时要拥有淡泊,从容的情怀。才能使我们保持一颗晶莹透明的心,在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立于不败,多一份潇洒。

做人应当学范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2021.7.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淅川县   吴王   勾践   楚国   石门   西施   力排众议   吴国   巨富   军师   国力   公元前   大臣   美文   从容   潇洒   大道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