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称步头,明、清时期云南临安府的府治所在地,民国时也有一个时期叫临安县。临安二字吐音音韵优雅,寓意深远,后人们带着美好意愿把临安这古意盎然的两个字赋予了建水。走在建水古城的街道上,随便抬头一望,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小巷深宅里,你脚下踩踏着的青石板,可能正是明清时埋下的。历史在这里并不显得有多么的贵气和娇揉,而是时时的与你气息相投,常伴你左右。

高原的暖阳照耀着临安小火车站那堵黄颜色的门壁。土黄色的光芒弥漫反弹出来的正是早春的虚空。没有潮水般的人流,小贩,骗子和全副武装的警察这些站前要素,候车室的宁静和干净让人误以为走错了时空,一排排旧式高背木椅也安静的呆着。右边窗户的一抹阳光斜照进来,使得略显昏暗的大厅有了些生气。这抹午后的阳光也照亮了地面,柔情似水般的铺洒在这些纹饰复杂,色彩艳丽的雕花地砖上。砖面虽经磨损,但釉彩依然光亮鲜活,折射出一股带有年代感的典雅气息。游走在空寂无人的候车大厅,任脚掌在这些漂亮的砖面上轻轻滑过,温暖的阳光酵素激活的是一段曾经的记忆,令我产生一阵小小的旋晕,多么的似曾相识啊。童年时常来常往的法式建筑风格的昆明火车南站,和外婆,母亲从这里搭小火车去宜良,盘龙江边甘美医院等着打针的老候诊室,涂着白油漆狭窄而高的过道,翠湖边云大会泽院的大门厅,都有着这同样纹饰的雕花地砖竟是那么相熟那么如梦如幻,如今,我用双脚在上面轻轻擦拭,不是式图要抹去那段浮华逝梦,而是想重新触碰那段曾经属于这里的一段法式风情。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出临安站往西,便是那座气势恢宏“雄镇东南”的建水古城门迎晖门了。上面的建筑叫朝阳楼,当地人叫的小天安门就是它了。其实建水人太谦虚,朝阳楼的历史比北京天安门还长,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即公元1389年,楼层也比天安门高出一层为三层,整体气势一点也不输天安门。据说这楼是师傅建造的,天安门是徒弟所建,遵照行规,徒弟不能超过师傅,故天安门比朝阳楼要少一层只有两层。夕阳西下,蹬楼凭栏,望古城远山邈邈,楼下青瓦白壁,人来车往。遥想当年,这里的大小官员们骑马乘轿,官排高举,鸣锣开道,大队人马从下面的门洞鱼贯而出,这是何等的气派和威仪。市井小民门都放慢脚步和手中的买卖,随时有机会近距离瞻仰官员们的仪态尊容。想必那时候的官员们应酬没有现在多,会议少学习也少,吃的生态环保,心理健康少抑郁,一个个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那时候做官的都是经科举考试选拔的优秀人才,胸中都藏有詩书万卷,脑袋里装满的是仁,义,礼,智,信,腹有詩书气自华,此之谓也。这同样的气质在当地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身上也有所表现,就连街头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也显得不俗。你看他们的表情,总是那么的平静和安详,眼睛总是那么的清澈和明亮,不卑不亢,不俗不媚。这些,从朝阳楼展览的一组百年老照片中得到印证。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乡会桥是一个火车站的名字,到了这里才知道它不是相会桥,就此免去一段才子佳人桥上约会的传说。乡会桥站是古临安府建水城外个,碧,临,屏铁路上的一个小火车站。车站很小,就独一座青瓦黄墙的房子,一条铁路从前面通过。乡会桥站的房子很有特点,是一座中西合璧,独具魅力的建筑。远看它的飞檐翘角像是宫殿又似寺庙,走近了又有明显的西式建筑设计元素。厚重的青石条石块被镶嵌进房屋的墙体之中,整个建筑显得坚实而稳固,虽历经八十多年的风寖雨蝕,至今内外结构完好,仍然在使用。旁边与它同期修建的中式土基房现在都倒塌成废墟了,长葛青藤尽情地爬满它的断壁残垣,于苍烟落照中尽显它的萧瑟。此时我在想,既然这里叫乡会桥站,附近应该有一座桥才对。我走到站台的四周极目张望,远方是山,是村庄,是农田,水塘,没见桥,我想象中的一座桥一条河又在哪里呢?回程的小火车上,行车方向的右边,田间地头的尽处,有一条长满杂草的小河,一座灰暗的廊桥横跨上面,桥的身影藏在稀疏的树丛中,一晃而过,这大概便是我要寻找的乡会桥了。火车疾驰向前走,乡会桥也急速向后退,跟着树林也消失了。一座小小的风雨桥就这么一恍而过,只留下它的名字在我的记忆之中。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如果说乡会桥只是眼前一晃而过的浮光掠影,那么双龙桥便可算是真实近距的触手可及了。这座建于大清乾隆年间的多孔石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修长轻盈的身姿都美美的横卧在泸江之上。而此时的泸江,早已不复是一条江,只是一片微波轻浮的水塘。从桥下那些带着分水尖角厚实的桥墩上猜测,当年的泸江不该是如今这副温柔的小模样,应该是一条洪水涛涛,水流湍急,肆意泛滥的不羁之河,否则,这桥也不会一修再修,由最初的四孔扩到十七孔,桥墩也不会建得那么敦厚。桥上面建有避风遮雨的亭子,让往来通行的人们在这里休息并得到临时的庇护。走上桥面,桥上那些不规则的青石板早就让人们从清朝,民国一路踏来走去,磨浅了几分,擦亮了许多,温润而圆滑,一如历经打磨的岁月人生。如今,过水通行的桥的功能已经减弱,桥上桥下都形成了热闹的集市。在过去的云南红河地区,大凡铁路通过的村镇都会形成一个集市,这里商品交易发达,人的思想开化,早早就得到欧风的熏染了。

建水古城记


建水古城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建水   青瓦   临安   天安门   桥墩   纹饰   青石板   水塘   朝阳   雕花   云南   法式   桥下   美文   古城   官员   车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