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

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作者 郭胜强 韩新会

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四、不卑不亢 威名邻邦

河北与契丹人的辽国为邻,在处理与辽国的关系问题上,韩琦与当年在陕西时对西夏一样,同样是不卑不亢,采取刚柔并济的方针。一方面积极备战,随时准备抵御外侵;一方面尽量维护两国的友好,保持边境的和平安宁。

当年,宋太宗、宋真宗在大名郊外狩猎时,曾赋诗数十首,内容多是希望恢复五代时被契丹占据的燕、蓟之地,诗词文笔流畅,气势雄壮,后来留守贾昌朝将这些诗词刻于石碑上。韩琦到大名后,发现这些碑刻散落于荒郊野外,就将这些碑刻搜集起来加以保护,藏置于官司署班瑞殿的夹壁中。有人见到后,就劝韩琦将此诗进献皇上,韩琦说:“把它保护好就可以了,怎能再作为进献之礼呢!”后韩琦离任,韩绛继来担任大名留守,遂将诗临摹下来进献皇上。韩琦听说后叹口气说:“当时我为什么不进呢?考虑到皇上血气方刚,正锐意守边,需全面考虑国家大事,臣不应当再将他的心思引到一边啊!”

韩琦崇高的威望和对外奉行的和平、友好、平等的政策,使北方辽国的契丹人对他十分敬佩,契丹每年都要派人来北宋朝廷,使者每次走到临清(今山东临清,当时隶属大名府管辖)时,都要告诫手下人说:“这里是韩侍中的境内,不准乱索财物,以免丢人!”每当北宋的使者出使辽国的时候,契丹人一定会问:“韩公一向可好,现在哪里任职?”

一次,韩琦的长子韩忠彦奉命出使辽国,当时辽国的国王是辽道宗耶律洪基。辽道宗问左右经常出使宋朝的官员说:“你们曾经经常出使南朝,见到过韩侍中,你们看韩忠彦的面貌像他的父亲吗?”左右说:“很像”。辽道宗就亲自赐坐赏宴,让画师趁机将韩忠彦的像画出来。

按惯例辽国使者到大名与北京留守(最高长官)通信只押字不留名,及至韩琦到此任职,则在书信后留名,辽的使者成尧锡对接待他的北宋官员说:“因为韩侍中在这里,所以特地留名。”韩琦离任后,过往的辽使就不再留名了。

一次,一位辽国使臣为韩琦准备了一匹马,吩咐手下人说:“这是献给韩侍中的马,必须选择好的来!”手下人选好马后,使者看了很不满意,怒斥手下人说:“这能与给其他人东西一样吗?为什么这样不加意?”遂将手下人打了一顿板子,又亲自重新挑选了一匹好马送去。

五、效法先贤 黄花晚香

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的贤相吕夷简辅佐年少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社会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后主张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并主政东京大名府,口碑极佳。大名府城内旧有梨园,吕夷简判大名时又种植桃树千余株,筑亭于中。后吕夷简晋封为许国公,为纪念吕夷简当地百姓遂称该亭为许公亭。韩琦敬佩效法先贤,公务闲暇常到许公亭听故人讲吕公的事迹或休憩,数年间他留下的有关许公亭的诗作就有五首之多。其中 《辛亥上巳会许公亭 》更抒发了作者要效法上古时代的先贤圣哲,将人间建成春风烂漫的仙境:

修禊园林枕御津, 宴亭轩豁足娱宾。

羲皇治世舒长日, 昆阆仙风烂熳春。

为了便于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韩琦又在治所南面建筑一亭,取名“望春亭”,寄寓希望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一有空暇就在此亭中会见平民百姓,了解他们的所愿所盼。

韩琦一生始终保持气节,这年九九重阳节,他在府邸后院的凉亭设宴款待同僚,酒酣处感叹人生,动情地说:“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继之随口吟出一首《重阳》诗,其中一联云:“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众人赏罢,皆佩服韩琦的人品人格,从此把此亭命名为“晚香亭”。“黄花晚香”也成为一个经典典故,至今韩琦后裔仍有命堂号为“晚香堂”以纪念。大名府城迁徙以后,知府倪天兴敬仰韩琦曾任大名知府,德政多多,深受民众仰爱,将府署二堂建厅五间,题曰“景韩堂”,即敬仰韩琦之意。明隆庆四年(1570年)夏,大名知府王叔杲在大名府署仪门东侧始建宾馆,中间建“晚香堂”三楹,以存韩魏公遗迹。晚香堂前有三小门,中间为“魏国遗芳”。晚香堂外空地上,凿水池,种植莲藕,绕小径种植竹子。之外,遍种黄花,并建一亭,因常邀大名府士大夫、乡绅座亭上,辩论古今,“得以挹其遗芬”,故而匾额“挹芬”。二堂西侧是清风书屋,清吴应棻题额,是幕僚居住的地方。二堂北是宅门,再北是三堂,名“二香阁”,因韩琦在大名府任职时在旧城府署中建有晚香亭、雪香亭故名。

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这时候,韩琦确实是年迈体衰,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遂以年老体弱有病为由,多次上奏,乞请还判相州,神宗再三挽留,并派遣宫中御医前去为其诊病。有人劝阻说:“宫中御医不该为外臣看病。”神宗道:“韩侍中岂是一般外臣吗?”可见神宗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之关爱程度。两年之中,韩琦连上8道奏折,直到熙宁六年,神宗才同意他回判相州,但仍带职行事。

古往今来,在大名任职的官员不知有多少人,但只有唐朝时曾任魏州刺史、后任河北道安抚使的狄仁杰,当地的人们为他立了生祠,此外就只有韩琦了。韩琦离开时,百姓遮道攀留,回相州后,当地人在熙宁佛寺为他建了生祠,塑像端庄慈祥,栩栩如生,每到七月初二韩琦诞辰之日,绅士平民、男女老幼都焚香叩拜,民间艺人弹拉说唱,终日不绝,以示庆贺。韩琦听说后笑着说:“我还活在人世,何必如此呢?”及至两年后,韩琦在相州逝世后,河北各地人民来相州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而当地自发到熙宁寺公之祠堂凭吊祭奠者,痛苦失声,接连数日。自此每年逢韩琦诞辰及忌日,人们都在祠堂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请佛道弟子诵经致哀,盛况空前。卒后九年,又请大文豪司马光亲自撰写了《北京韩魏公祠堂记》,现仍载于1994年版《大名县志》。

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韩琦主政大名,当地老百姓就给他立了生词,可见他在大名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崇高。碑文是大宋政治家、史学巨匠、文学家司马光写的。一个是宋朝三朝宰相韩琦,一个是北宋名人司马光,碑的价值不言而喻。

大名人给韩琦立生祠,你知道是谁写的碑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真宗   神宗   府城   契丹   先贤   黄花   御医   知府   碑文   祠堂   河北   北宋   皇上   美文   北京   使者   大名   名人   韩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