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愈和孟郊的故事正在讲诉

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遇上了一位穷困潦倒的大诗人,他们就是大唐里的韩愈和孟郊。

自从科举考试确立以来,科考便成了文人心中头等的大事,每当科考的时候,天下的文人学子都会齐聚京都,希望通过科考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而就在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因为科考,韩愈和孟郊,即便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十七岁,却阻挡不了他们从此成了一生的至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愈和孟郊的故事正在讲诉

《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此诗,大约创作于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此时的韩愈在汴州刺史董晋的慕下做观察官,汴州,今天的河南开封。而此时韩愈的好友孟郊客居于此,正计划着离开,于是韩愈便特意摆酒席设宴为之饯行。诗中说道:

当年因为读了”李杜”的诗词,总是遗憾他们不能常常在一起,其实,我和孟郊不就是同一个时代的朋友吗?为什么我们也和”李杜”一样,聚少别多呢?

韩愈诗中将“李杜”自比他和孟郊的关系,可见两人的情感之深,非同小可。后半部分,韩愈表达了孟郊的敬重。他说,我非常崇拜孟郊,就好比“駏蛩”一样,相互依存。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愈和孟郊的故事正在讲诉

“駏蛩”是传说中的两种动物,“駏”和“蛩”这两种动物,它们常常会背着一种叫做“蟨”的动物行走。“蟨”会取甘草给它们吃,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助为生,所以人们会用“駏蛩”来形容关系的密切。

孟郊坚决要离开汴州,韩愈就如同用草茎去敲钟玲,当然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韩愈说,我愿化为一片彩云,让孟郊化成龙,我会在上下四方追逐着他,即便人间有离别,我们也要像云龙相伴那样,不会再离别,韩愈在诗中对孟郊的推崇和敬重,已然到了极致。

身为名扬天下的韩愈,怎么可以对一位朋友如此敬仰呢?他们之间是怎么相识相知的呢?

公元792年,二十五岁的韩愈和四十二岁的孟郊同年参加科举考试。

那一年,韩愈顺利登第,孟郊名落孙山,中年落第,给孟郊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心情极为压抑愤懑。其实,韩愈在此中第之前,也曾经先后四次参加了科考,“名落孙山”的味道已然成了他的“心路历程”,韩愈十分理解孟郊的处境和苦闷,写下了《长安交游者赠孟郊》来相慰。

身为至交,韩愈在精神上安慰孟郊的同时,还亲自出谋划策,鼓励推荐他到徐州刺史张建封门下,还写了《孟生诗》,提高了孟郊的知名度。获得至交的鼓励,孟郊也不负众望,就在孟郊四十六岁那一年,通过第三次的科考,终于榜上有名。于是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诗句。

孟郊在仕途上一直不太顺利,生活比较贫困,六十四岁时因病去世,埋葬洛阳邙山。

韩愈在长安听到噩耗,十分悲痛,自己拿钱出来为孟郊操办后事,还在自己家中为孟郊设了一个灵位,方便长安的朋友来祭奠。

从科考相识,到后来这二十二年的交往中,韩愈和孟郊有过“春风得意”时的相互应和,更多的是,在人生低谷期的相互慰藉和扶持。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韩愈在朋友处在困境之时,总是给与及时安慰和鼓励,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患难见真情”,能有这样的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的至交,人海茫茫,遇到如此知己,实在是一生的幸事。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愈和孟郊的故事正在讲诉

后记:韩愈和孟郊的故事不仅仅是这些,留待网友们留言讨论,以便获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白首   云龙   京都   青山   名落孙山   至交   长安   刺史   科考   春风得意   科举   云雨   敬重   文人   美文   公元   明月   动物   朋友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