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首集句词,竟然用了五位诗人诗词,却浑然天成,富有新意

导读:苏东坡作词,往往字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情景意境处处动人。譬如这首《南乡子》,其中每一句都是他“抄袭”前人名家的诗词名句,但读来衔接自然,毫不滞涩,更是自成一番意境,令人叹为观止!这首“嗟来之词”真乃堪称大家大用。

苏轼的一首集句词,竟然用了五位诗人诗词,却浑然天成,富有新意

图文|源自网上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常称之为苏东坡。苏轼乃是古今千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全才,诗、词、文、赋、乐、书、画样样皆通!他的才不仅体现在广博上,更体现在才气渊深,每一种才艺能都达到了名垂古今的境界!在诗歌领域他被称为“诗神”;在大宋词坛开豪放派之风,是“豪放派”词人的开派祖师,后人称为“词圣”;在散文领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之列;在宋代书法界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在绘画上同样也有极深的造诣。今天介绍的这首《南乡子·集句》 ,或许,当你看到这首诗词时,只会觉得这是一首很工整很有韵味的诗词。然而,这首诗的妙处却是在“集句”上,成为了千古绝唱。这种作词方法在宋代时却颇为兴盛。】

南乡子·集句

宋|苏轼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词的大意是说:我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告别春日的美酒,感受着年华渐渐流逝,在有生之年里,我还能看到几个春天呢?盛春的黄州,繁花似锦,然而我的心头却充满了远别家乡的愁绪,更不用说还得忍受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了。每当我登高饮酒,思念故土的心绪便翻涌上来。我眺望着春日的美景,心思却徘徊不定。相思之苦啊,令人心如寒灰。

事实上,这首诗并非苏轼原创,而是再创作。这首词的每一句都来源于前人的诗。他将前人的诗,转化成了词,也将自己的坎坷命运、心态与前人诗句融合的恰到好处,仿佛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可见东坡之才,其技法近乎完美!

全词只有8句,除了“伤怀”与“徘徊”以外,其余都来自于前人的古诗:

第一句”怅望送春杯",出自杜牧《惜春》:

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第二句"渐老逢春能几回“,出自杜甫《绝句漫兴》: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第三句"花满谢城伤共别“,出自许浑《竹林寺别友人 》: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第四句”何况清弦急管催“,出自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

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

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

第五句”吟断望乡台“,出自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

西北朝天路,登临思上才。

城闲烟草遍,村暗雨云回。

人岂无端别,猿应有意哀。

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台。

第六句”万里归心独上来“ 出自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旧》:

月沈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

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

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

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第七句”景物登临闲始见“,出自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譬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第八句”一寸相思一寸灰“,出自李商隐《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你认为他是一种”抄袭“吗?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再创作,也是一种全新的诗歌体——集句诗词。

所谓集句诗词,是古时作诗词的一种方式。即选取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首诗词。苏东坡这首《南乡子》就集杜甫、杜牧、李商隐、刘禹锡、许浑等五位诗人的诗句重新巧妙编纂而成!

集句看似不难,但若用前人诗句写出新意境却并不简单。这首《南乡子》就是集句诗中少有的佳作。

上阕伤春悲春,“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一咏三折,将伤春且自伤的哀伤情绪写的缠绵沧桑。楚城远别、急管催人的伤怀进一步表达出心中的不生悲情。

下阕则说思念,望乡、归心,尽显词人飘零宦游的凄苦寂寞。“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仅增“徘徊”两字,便将小李杜的两句诗完美融合并推陈出新化出独有的意蕴。表达出相思愁绪纠结于心,令人辗转反侧,心如寒灰的凄凉。

虽然全诗仅有四字是苏轼原创,其余皆抄自他人,但抛开前人作品不谈,单从苏轼信手拈来的功力上看,这首词仿若己出,堪称浑然天成,全词取句之人创作诗歌时的境遇与心态,皆符合苏轼当下。尤是最后“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原为表思人,而苏轼这里则是思乡,同是深切之心,又何顾言他?

况且,倘若一个人没有至多的知识库存,和极高的甄选能力,他又怎能从几万句唐诗之中摘出这八句呢?可以说,这首“抄”词经过苏轼的心血辉映,获得了全新的生命活力。而这首词也作为集句作品中的佼佼者,而被广为传诵,流传为千古绝唱。

最后让我们再完整地朗读一遍苏轼的《南乡子·集句》一词: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

后记:事实上,虽然“集句”说白了就是“抄”,但这个“抄”是很考验水平的。不同诗句拥有着不同的意境意思,要将它们糅合在一起,并传达出符合整诗蕴意的新的意思,难度却是相当之高的。苏轼以天才般的诗词功底,将这些不同诗人的作品完美整合,并赋予了其深刻的崭新涵义,实在是令人不得不佩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浑然天成   米芾   东坡   诗词   归心   千古绝唱   词人   信手拈来   伤怀   愁绪   前人   诗句   新意   景物   美文   意境   诗人   诗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