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导读:从今天开始,正式开启农历己亥年春节的序幕。小年,通常被中国人视为忙年的开始,人们开始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新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那么有关小年的知识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小年到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文/源自网上

今天农历庚子(鼠年)腊月廿三,阳历2021年02月04日星期四,是中国传统小年。

“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传说中,灶王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在我们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作为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旧时,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像上大都印有当年的日历, 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神像两旁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老百姓觉得对灶王爷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乎,民间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那为什么同样是“小年”,北方跟南方会相差一天呢?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廿三,百姓家的是腊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廿五。其实,传统上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在古代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廿四。如此一来,南北方过“小年”就相差一天了。

“小年”的习俗都有哪些呢?主要有祭灶、扫尘、剪窗花、洗浴、婚嫁,禁忌吵架、污口、讨债等。

在北方,小年这天必不可少的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南方人则会选择吃软糯的年糕,唇齿之间都是属于家的味道。我们的老祖先,向来信奉“家国天下”的情怀,“家”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每个人的心中,“家”是灵魂深处的寄托,是父母守望游子的所在、是手足情深团圆的地方。

但今年的春节年景有点特殊,受疫情影响,许多人无法回家过年,但只要家和亲人在,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发放“留守红包”、赠送上网流量、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各地提供的多种“春节礼包”,让就地过年活动也会变得“有声有色”的。

————

后记:尽管环境在变,但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情怀始终没有变的。尽管形式在变,但中国人“家国情怀”没有变。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团圆之乐是好事,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也是小年“平安幸福”节日的原有人文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下界   小年   平安   北方地区   灶君   灶间   灶王爷   灶神   好事   腊月   团圆   美文   农历   情怀   春节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