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自律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你拖延吗?

你自律吗?

有三个思维技巧,可以提升我们的自律性!

自律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

——方法一:2分钟原则

人这一生,无论大事小事,做事情的热情和专注一定遵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行动原则。

就拿“做饭”这件事情来说:

同事A只要决定今晚吃什么饭菜,很快就会付诸于行动,该洗菜的时候洗菜,该热锅的时候热锅,该准备调料的时候准备调料。几十分钟过后,一桌丰盛的菜肴就会摆在家人面前。

与之恰恰相反,同事B虽然在脑海中构想了今晚吃得精美饭菜,然而总会给自己预留几分钟的缓冲时间,刷刷短视频也好,和家人闲聊几句也好。

不知不觉二十几分钟过去了,同事B这才懒洋洋走进厨房,心不在焉的整理厨具,三心二意的准备调料。眼看时间来到了八点,同事B心想干脆简简单单煮一包挂面得了,先前构思的精致菜肴早已变得妥协敷衍。

做饭如此,工作亦然。

千万不要觉得几分钟的缓冲时间影响不大。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是自律还是拖延,往往是看这个人产生某个念头之后,能否在2分钟之内迅速行动起来。

就比如说:

我想要看书学习,那就在2分钟之内放下手机翻开书籍,如果2分钟之后自己还没有准备得当,那么自己看书学习的计划很可能无疾而终。

我想要处理工作,那就在2分钟之内打起精神打开电脑,如果2分钟之后自己亦然慢慢悠悠得过且过,接下来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无论大事小事,自己一旦有什么计划目标,一定要让自己在2分钟之内迅速行动起来。

自律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

——方法二:1件事情原则

很多事情,一个人半途而废、拖延懈怠的根源,并不是因为计划目标的缺少,也不是因为意志力的匮乏,而是因为自己的计划目标实在太多,分散了自己的专注度和意志力,使得自己在上下权衡、左右为难之间白白浪费了时间精力。

每一个周末,同事C都会格外纠结,一边希望自己能够“宅”在家里休息片刻,一边又希望自己能够开车郊外游玩一番,甚至还幻想着自己能够看书、学习提升一下自己。

这种左右权衡的结果是:要么三心二意的在外面游玩,要么心有不甘的在家休息,要么心不在焉的学习工作。

《荀子·修身》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意思是说: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那么即使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无法抵达目的地。

想要减少半途而废、三心二意、无疾而终的窘境,提升自己的自律性和坚持毅力,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方法,就是一次只计划一件事情,一次只认真于一件事情。

自律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

——方法三:穿鞋原则

今年年初,同事D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华丽的目标:“我一定要坚持跑步,每天至少跑步20分钟。”

同事E鼓励道:“20分钟不算久,难度也不大,你一定能够坚持下来!”

按理来说,20分钟的跑步的的确确不是难事,然而附加上“每天”这个频率条件,其难度无疑成倍提升。

果不其然,同事D还没有坚持了两个星期,就因为加班袭扰、家庭羁绊等等原因中断了几天。在此之后,同事D索性也就彻底放弃了跑步计划。

同事D格外懊恼的对我说:“晋寒啊,为什么我就是坚持不下来。”

我建议他道:“你不妨更改一下计划,不要在跑步时间上设限,而是要求自己每天都穿好跑步鞋即可。”

自律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在畅销书《微习惯》当中,作者斯蒂芬·盖斯写过这么一句话:“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诸如写作、健身、阅读、学习等等日常习惯,我们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不可能”失败前期计划,等到我们的“习惯回路”巩固以后再慢慢加强难度。

就比如练习写作,就给自己日更50字的小目标;就比如看书阅读,就给自己日读2页书的小目标……

这种“微习惯、小目标”最根源的作用,其实就是给我们增加一个“开始行动”的心灵暗示,让我们更容易坚持下来,没有那么大的行动压力。

所以说,穿好运动鞋,比日跑20分钟的计划目标要更加合理,也更加容易坚持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自律性   无疾而终   半途而废   调料   美文   会儿   难度   之内   同事   事情   原则   习惯   目标   阳光   时间   计划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