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今天,2021年9月18日,是918事变的90周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九一八事变,请告诉孩子:铭记九一八,勿忘血泪,勿忘国耻。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九一八事变概述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变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

九一八事变背景

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

2、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3、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4、蒋介石政府的“剿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中国内战)

九一八事变过程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

。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东北三省被日本关东军占领。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九一八事变的意义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90年前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

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炮轰北大营

攻占沈阳城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是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一道伤疤,十四亿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缅怀先辈,吾辈自强

九一八,

吹响了抗战的号角。

一寸山河一寸血

守卫国土保卫家园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先烈,感受栉风沐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至孤身一人。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并剖腹检验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赵尚志,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是日军当年对他的敬畏评价。1942年2月12日遭特务偷袭他在重伤被俘后牺牲。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赵一曼,1936年8月英勇就义,年仅31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给儿子写下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率领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等人1938年10月随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西进遭遇日军后为掩护部队突围她们主动吸引火力,战至弹尽最后毅然走下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王凤阁

陈翰章

……

每一个名字背后

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

经过14年的英勇抗争

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90年过去了

中华民族已走向崛起

中华民族不可欺不可辱

中华民族始终不惧来犯之敌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

战争岁月永不能忘

我们必须牢记这段经历

让历史不再重演

今天,请一定告诉孩子

勿忘国耻

民族复兴

离不开你的努力

铭记九一八事变,请这样告诉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关东军   事变   抗日战争   东北军   满洲国   亡国奴   经济危机   日本   联军   日军   铭记   美文   中国   大队   中华民族   北大   铁路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