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


小城故事多​ 二月的春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 2月5号一大早,兰州日报资深副刊编辑王欢老师,只身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来到榆中进行走基层采访工作。

在美丽的兴隆山下,却有一股和煦的春风吹拂在县文化馆七楼会议室。这里,一场以“高扬本土文学创作旗帜,助力六个榆中建设”为主题的座谈会正在热烈的进行之中。当天参加座谈会的“草根作家”来自榆中县各行各业,其中有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公务员,有退休干部,有民营企业家和农民作家……

面对王老师的采访镜头,这些热爱文字,痴迷文学创作的榆中本土作家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无论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的“苑川文学社”里的趣闻逸事,还是部分作者的创作经历……每一个故事都发人深思,每一段回忆里都融含了深切的感恩,感念和感怀!几乎所有的作者在叙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时,榆中县作协主席彭巨彦的名字总在其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位从十几岁就开始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在榆中文化界享有很高声誉和地位的文化工作者的故事,串起了榆中文学故事的主线。在每一个作家的起跑线上,都有着彭主席无私的付出和关爱,鼓励和支持……从一件只有几百个字的“豆腐块”作品到几十万字的小说、诗歌,散文的出版发行,彭主席无数次亲自带作者去报社、去印刷厂,找编辑,找赞助商……无不倾注了彭主席的大量心血。工作30多年来,为了发掘榆中创作人才,彭主席走遍了榆中山乡,发现了大量的文学创作人才。经过他不厌其烦的培训、辅导,大部分作者都有了不错的成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谱写着榆中社会经济腾飞发展的华章……

苑川文学社曾被戏称“老狼文学社”!什么意思呢?是残暴?凶狠吗?……不是!这里指的是狼的另外一些美好品质,比如专注、隐忍、执着、拼搏、忠诚、和谐共生、重团队合作等,文学创作的孤独寂寞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到的,只有有了狼的坚韧和执着,才能坚持不懈……彭主席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榆中群众文化事业无私奉献,扶持众多的文学青年走上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展示了榆中人的风采和魅力。然而,他自己的作品却一拖再拖,一部四十几万字的小说构思了将近七八年,还是没有时间敲击……每每谈及这个话题,他总是轻描淡写:“帮助你们是我份内的工作,个人的事情无足挂齿……”。

即使如此,彭主席在百忙之中还是笔耕不辍。近几年来,他的散文、诗歌不时地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多篇作品还在各种征文比赛中获奖……为榆中作家带了好头,起到了先锋引领作用!有了这样的领路人,有了这样的师长……榆中文学创作的花园里怎么能不异彩纷呈,怎么能不欣欣向荣?

榆中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小城故事多……“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

小城故事多,祝愿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讲好自己的故事……

小城故事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榆中县   榆中   和乐   小城   故事   文学社   美文   座谈会   本土   诗歌   散文   主席   作家   作者   作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