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洁的知识,越接近底层规律

看向孩子的目光,是童真的。


年龄越大,越复杂,也越容易迷失自我。


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尽可能地简化,更利于理解真实的社会,更利于生存。


底层规律


真理往往是简单的,简单到让人不可思议。


比如:



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复杂?


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未知,需要解释。


未知无法解释未知。


所以,会去读书寻找答案,去找人询问经验。


每遇到一件事,积累一项思考,慢慢沉淀下来,人就变得复杂了。


而且一开始,理解不了底层规律。


需要积累大量的信息,去了解事情的全貌。


比如,一头大象,鼻子、耳朵、尾巴、四肢、颜色、体重等等,各种信息都有印象后,才有了“这就是一头大象”的认知。


面对未知的事物,寻找答案的过程,会把关联的信息都拿过作为参照。


这是复杂化的过程。


从关联的信息中抽取出正确的信息,删除掉嘈杂的信息,并且组成新的认知。


这就是删繁为简。


让事物尽可能地简洁,直至不能简洁,就是最接近事实的真相。


简洁是一种美


极简主义,是这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具体的操作,是断舍离。


整理房屋,把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让环境看起来干净、整洁。


这是外在的美,主要是勤快点即可。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


整理家务,是有点违反这条人性的。


但是在整理的过程,梳理清楚家庭的状况,排除了不必要的物品。


心中有数,自然轻松。


简洁是一种美。


美在没有多余的事情,让学习、生活和工作,清爽、简便。


假性勤奋的人:


一方面想要勤奋,一方面又不愿意真正努力。


如此不仅别扭,而且浪费时间。


“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干脆一点,反而生活质量更高。


人的烦恼,往往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学习、工作,都可以参照整理家务。


把需要学习的、需要做的事情都整理出来,删掉不是必须做的事情,剩下的排个优先级。


看过去,一目了然。


一件事情,做完,下一件,如此简单协调。


形成的秩序感,秩序就是美。


专人做专事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道理很容易懂,实际操作往往容易忽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把没有必要做的事情,删掉不做,这个好理解。


如果是必要做的事情,也不一定是自己去做,可以给更适合的人去做。


这里牵扯到与人合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做了一件事,就做不了另外一件事;


对某件事熟悉,注定对其它的事务生疏。


集中精力,越少的事情,越有价值,因为产生的稀缺杠杆越强。


其它的事情,要学会委托出去。


同一件事情,谁能最简单地做事,谁的成本越低,相对收益越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不再是“一亩三分地”,需要的大规模的人群的合作。


深挖一条需求,精通一项技能。


做自己最容易产出价值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就让更专业的人去做。


优劣势互补,整体收益更高。


推荐阅读:唯有行动,方可解千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笛卡尔   达尔文   底层   简洁   美文   大象   认知   家务   勤奋   实体   规律   事情   过程   简单   知识   工作   专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