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鉴赏

《礼记》,是古典礼仪制度理论的汇粹,《礼记》分《大戴礼》和《小戴礼》之分,一般指《小戴礼》,由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撰,今天看到的共四十九篇。《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是关于礼的论文之大集成,包括各项礼的内容、礼仪制度的产生及演变的记载,以及关于礼的各种论述等,其内容严谨而庞杂繁缛。

“礼”,包括的不仅有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定和仪式,还包括各项政治法律制度。《礼记》的内容就是对“礼”的详细描述。“礼”分吉礼、凶礼、军礼、兵礼、嘉礼五类,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古人很重视祭祀,因为有许多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解释,只有通过祭祀各种鬼神的方式取得一种心理平衡,祭祀的对象为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及四方百物这些具有极大力量的自然物。吉礼为五礼之首,特别是我国这样的农耕文明,历代祭祀属于“国之大事”。

《礼记》中《礼运》篇对礼作了概括性描述,“礼”出于最古老的祭祀活动,是氏族成员为祈求护佑,生活安顺而制定,随着进入阶级社会,“礼”就成为一种统治者的教化工具,“礼”的内容和形式也就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动态演化,但社会各阶层的尊卑阶层之分却是严格区隔的,由此也就划定社会不同的等级阶层,即便是当今社会相似的场景在刻意模糊化,其花式虽有异而同样潜隐“礼”的尊卑遗迹,《礼记》也认为“礼”就是道德修养及人伦关系的基础,是社会塔形秩序结构形态的基本框架。

可以说,几千年来,《礼记》对各种礼仪制度的规定和苛求,充分的表达了统治阶级对“礼”极端的重视,以及对国人整体伦理心态及社会心理强大而深潜的影响力,直到今天,无论是上流社会有头有脸的社会人物,还是街头巷尾的布衣百姓,仍讲究礼尚往来都与此不无关系,“礼”的约制影响着国人根植心灵的道义秉持和人际交往的规制中道,代代相传,成为深刻影响华夏文明发展迭代不变的线性脊脉与道德坚守。

下期典籍鉴赏之六:《论语》鉴赏,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周礼   安顺   繁缛   自然物   论语   尊卑   礼记   祭祀   美文   阶层   国人   礼仪   重视   制度   社会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