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与西方哲学思维之文化根基:一个全面而系统,一个深刻而片面

人们在研究万事万物时,通常都以“整体到局部”、“从上而下”、“自内而外”和“由里及表”的方式进行解读,然而,“西学”在研究万事万物时,通常以相反的方式来进行解读。

在很多时候,“国学”往往偏向于研究整体,而“西学”往往偏向于研究局部,这也就是中医比较难量化,而西医能精准量化的原因了。“国学”与“西学”是两个独具特色的文明体系,我们知道,每一个独立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及其在这个世界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方法论,进而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明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基本看法,方法论则是在相应的世界观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探索研究世界的方法,而“国学”和“西学”的不同,本质上源于其世界观的不同,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探索研究世界的方法论,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体系。

“国学”的世界观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根源于“道”,而且万事万物都是在按照“道”的规律运行,彼此之间同属一体,有着唇寒齿亡的必然联系,《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也就是说,《易经》就是讲世界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典籍,因而被尊为百经之首,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人们在解读万事万物时,都以《易经》中的思想为核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自内而外,由里及表的认知万事万物。

“西学”的世界观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和特点,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索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在这样的世界观指导下,发展出了现代人类普遍使用的探索世界的方法论:不断的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和提出假设,逻辑推理等方式来探索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运行规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对事物进行认知,当然,西方也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提出了“宇宙统一场”论,现代物理学家也试图把宇宙中存在的四种基本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用一种理论体系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西方这种文明体系也在努力寻找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表明,万事万物中的深层次中都蕴含着“道”,进而演化出万事万物的“形”,这就好比一个人,都包含了两大体系“思想”和“身体”,而正如万事万物中“道”都是主体地位,而“形”是因“道”而生的,属于从属地位,人的生命中“思想”永远是占主体地位,而“身体”是从属地位,因为“身体”总是在受到“思想”的掌控,“国学”和“西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研究的顺序不同,“国学”由研究“道”开始,进而研究由“道”所衍化的万事万物的“形”,“西学”则正好相反,由于他们没有这样的文明传承,因此“西学”就从人们首先能够接触到的“形”开始研究,不断的总结规律,试图去探索万事万物的运化规律,最终也是希望能够掌握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统一规律,也就是“国学”中所讲的“道”。

盲人摸象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寓言,而用这个寓言来比喻东西方文明的差别是最恰当的了,“国学”就是先整体的认识“大象”,这里就形象地用大象比喻我们人类所生存的宇宙空间,然后再分门别类的研究和探讨大象的不同身体部位,如四肢,头,身体等,而“西学”则不然,由于他们的文明传承中,没有对“大象”的整体描述,因此,他们只能够用类似盲人摸象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去解读宇宙,最终得到一个分裂的知识系统,这就是我们看到西方科学中有很多分科,而随着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入,又会发现不同分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又出现了交叉学科。

总而言之,“国学”和“西学”都是对宇宙和生命自身的一种认知方法,但是由于其基本的世界观不同,进而形成了完全相反的方法论,最终就在历史中衍化出了大家所看到的东方和西方两大迥然有别的文明体系,其中,“国学”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核心所在,最终我们需要用“国学”的思维体系来重新梳理和整合现代西方的科学体系,实现人类认识宇宙的“表里合一”,从而迎来全新的人类文明。

“国学”和“西学”只是解读事物的顺序不同而已,一个从金字塔的顶端向下探索,而另一个则由金字塔的底部向上探索。由于两者思维方式不同,因此产生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方法论,我们虽然只是简述两者的本质区别,似乎有对本民族“国学”有些过于推崇之嫌,实则不然,之所以有人会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展开对国学具体内涵的论述和交流,总体上讲,国学属于立体思维,全面而系统,西学属于线性思维,具有深刻而片面的缺陷,相信随着我们对“国学”的深入交流,大家会接受我的基本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易经   方法论   系辞   西学   作用力   世界观   根基   片面   国学   美文   大象   万物   万事   宇宙   深刻   规律   思维   地位   身体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