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之管窥


“戊戌变法”之管窥

“戊戌变法”可追溯于1898年的清光绪年间,是应试举人出身的康有为,梁启超为策划者组织发起的,史称“康梁”,他们在封建专制社会里具有迥异独特的眼光,即深受当时西方新思潮的熏陶影响,其鼓吹的出发点还是维护巩固一统皇权的江山社稷,主要就直面当时清代闭关锁国,诸强伺列环视的严峻现状,针对本朝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多个层面提出变革的一系列建议,这些变法条目有着细致的措施,缜密的论证,一旦付诸实施肯定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戊戌变法”之管窥

事实上,正因为这些维新“奇招”所体现的民权思想深深触动了清朝最核心的既得利益,尤其垂帘听政的实际“当家人”慈禧太后虽表面赞成此次改良,但是,她作壁上观,揣摩动向,发现超出她预想的尺度,便立即予以必要的弹压干预;而光绪帝显然高估了自身拥有的特权和威望,空有一腔富国强兵的抱负,他借助于维新力量打击“太后派”不成,关键时刻又误托了大奸似忠的袁世凯,结果被西太后幽禁于瀛台;而康广仁,谭嗣同等六位变法人士旋即遇害,与历史上商鞅和吴起等变法收获颇丰不同,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只进行了103天即告夭折;其三,“百日维新”尽管很是短暂,但是,如戊戌义士谭嗣同殉难时所言:“观世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中国变法之流血,请从今日始”;其以维新先驱的鲜血唤醒亿万国人的行为感天动地;这次变法虽如流星但划过了黑沉沉的夜色天幕,旧中国这方绝望的“死水”荡起了“微澜”;事实上,一大批先进的炎黄子孙就是从中汲取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精神力量;使以后挽救中国命运的变革行动变得更加富有智慧也更为彻底;不是吗?武昌起义就是最好的例证,它充分的表明:一代中国人正前进在正确的道路上;以上仅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戊戌变法”之管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戊戌变法   光绪   维新运动   百日维新   富国强兵   武昌起义   垂帘听政   作壁上观   旧中国   当家人   江山   策划者   美文   中国   事实上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