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衰败的起点是“天京事变”吗?


“太平天国”衰败的起点是“天京事变”吗?

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定都天京后,身为天国领袖的洪秀全并未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而是迫不及待的自诩“天王万岁”,使其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更为致命的是,其号称“左膀右臂”重要臣子的杨秀清及韦昌辉见洪的浮华生活,非但不思劝谏,反而争相效仿,使上下骄奢腐化之风甚嚣尘上,同时,二人还心存芥蒂,相互攻讧,为自相残杀埋下了罪恶的“种子”;事实上,永安封王东王杨秀清的地位就颇高,进入天京后他和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各自培植势力范围,其中,杨的权威甚嚣尘上,达到顶峰;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洪天王没有在定都天京后断然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就是对在京的各王侯加以制衡,反而放任东王杨秀清肆意妄为,终于上演假借上帝临凡进而逼宫的一系列闹剧,最后竟让洪秀全入东王府加封其为“万岁”;后来天王无奈再召韦昌辉和石达开前来“”救驾”,韦昌辉一入京即包围东王府杀害杨秀清和部下2万余人,此举惊走了石达开,鉴于天京将士对韦昌辉滥杀无辜的极大愤慨,洪秀全执行民意又处死了韦昌辉;虽然石达开返京主持军务但洪天王对其横加猜忌,使得石达开率部下10余万人出走,几年后在安顺场全军覆没,由此看出,天京之变一步步将天国引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太平天国”衰败的起点是“天京事变”吗?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天国定都后没有制订缜密的战略计划“宜将剩勇追穷寇”;须知满清尚有半壁江山,因而必须从根本上驱逐鞑虏,才能从政权层面彻底摧毁其封建的政体制度,使天国从此再无后顾之忧;为此有林凤祥,李开芳和胡以晃赖汉英的所谓“”北伐和西征”,但均属于孤悬一旅,劳师远行;其中,林凤祥和李开芳的北伐一直打到北京和天津,但首先没有后援补给,其二实力不济 ,攻不破坚固的京师城防,战天津又遭遇运河水淹,被迫南撤;胡以晃和赖汉英的西征虽然取得一定战果,同时也是战线过长的问题,所以这样的北伐和西征并没有切实撼动清朝大统,换言之:远未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好似“行百里者半九十”;待清统治者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形势便急转直下,覆水难收了。综上所述,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之转折点---天京事变是幕后推手,加上天国组织者自身政治军事的重大失误造成的,历史总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以上仅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太平天国”衰败的起点是“天京事变”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太平天国   安顺   永安   心存芥蒂   劝谏   穷寇   肆意妄为   天王   左膀右臂   滥杀无辜   甚嚣尘上   事变   王府   美文   天国   万岁   起点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