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曾有“金大侠”


世间曾有“金大侠”

话说金庸和古龙、梁羽生并称武侠小说的“三剑客”;而金庸在这三人中的地位又最高,世人皆呼为“金大侠”,在那个相对精神生活匮乏的时期,他绝对是一代热血青年心目中的"偶像"级人物,和"言情"的琼瑶齐名,他的武侠小说曾风靡一时,名贯九州,由此改编的武侠剧目也深受大陆港台观众的欢迎,其代表作自然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和武打片《少林寺》派生的“习武热”一样,多少年轻人的“武侠梦”是由金庸的小说引起,形成对那代人思想的强力冲击,可谓影响极其深远,至今犹然津津乐道;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他构思精致奇巧,文风独特灵动,情节跌宕起伏,不仅穿插了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难能可贵的是都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彰显出历史的厚重感,相继塑造了郭靖、黄蓉、杨过、洪七公、石破天等感人的形象,集中了历史、文学、武学等诸多艺术门类之大成;由成书改编的"金剧"延续了港台片武打设计特立独行的优势,加之人物的鲜明刻画,剧情的巧妙铺垫乃至音乐的美妙衬托,从而给观众留下了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像射雕剧之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和华山论剑虽是小制作但体现出大手笔,虽经几十年岁月的变迁依旧沛然不衰;

世间曾有“金大侠”


应该这样说:金庸书和剧中宣泄的核心价值观和我们的传统思想是契合的,仍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它首先以宋末元初的历史为大背景,有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铁骑驰骋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千里莽原之上,书中开篇由郭杨两家的恩仇铺展开来,告诫人们不忘靖康之耻,立志去报家恨国仇,需站在时代的横断面上,给人以无限沧桑之感,同时以扶保家国,抗击外侮为基本的主线,使诸多豪客侠士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忠义之心可昭天日,这方为全剧所揭示的要义主旨;这也是金庸作品的成功之所在吧以上仅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世间曾有“金大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靖康   忠义   成吉思汗   笼盖   大成   莽原   外侮   穹庐   射雕英雄传   美文   鲜明   武侠小说   世间   观众   形象   思想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