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是穷人的专利

看到一则新闻,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一名七旬老太拾荒时捡到7000元现金,虽然老人当时又冷又饿,但她毫不犹豫地将钱交给警方。当办完笔录等所有手续后,已是上午9点多了。这时,郭老太不好意思地问值班民警:“同志,我还没吃早饭,你可不可以借我一元钱,买两个馒头吃?”在场的民警震惊了,含着热泪,纷纷掏出口袋里的钱往郭冬荣老人手里塞。老人坚持只要一块钱。“两个馒头只要一块钱,你们快点去找失主,把钱还给别人!”

看完这条新闻,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并不是为七旬老太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只为她拾千金而不昧,却宁肯向民警借一块钱吃早饭。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美德呀!在网络上,被郭老太的“壮举”所感动的网友不胜枚举,对姚老太的褒扬铺天盖地,他们在新闻后留言:忍住泪水,向您老敬礼,

小人物见大精神,难能可贵!可是,感动之余,我们忍不住要问,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如此“卑微”,甚至早已被人们所遗忘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把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呢?难道是我们都太过容易被感动吗?不是。我们被感动,并不只是老人有多么伟大,因为她只是恪守了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起码道德,而是类似的事情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物以稀为贵,久旱不逢雨,可一旦下起雨来,我们当然要感激涕零了。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57岁的周翠兰在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失主则坚称自己丢的是8200元,反把周翠兰和一名目击者告上法庭,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淮阴区法院7日开庭审理此案,经过法庭调解,原告现场撤诉。此事发生后,舆论一片哗然,当道德被绑架,谁还会履行道德。反观我们的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他们之所以贪得无厌,良知泯灭,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里已经没有了那份最朴质的元素——道德。难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说,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

那么,是不是我们的社会中就缺少善和美吗?我想不是,姚老太拾金不昧是一例,我想绝对不会是唯一的一例,因为在我们视觉的触角始终探寻在灯红酒绿、高楼大厦、金碧辉煌的时候,我们很少有考虑和关注过,在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像姚老太这么一群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们,他们依靠自己最朴实简单的劳动获得生存,而他们,正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守望者。他们并不是不爱财,没有钱,连个馒头也买不到,而是不贪不义之财。

人可以贫穷但道德不能穷困,道德从来都不是穷人的专利,也不该成为某种稀缺资源。它是病痛后的一剂良药,严冬后的一缕春风,是整个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千金易得,可一“德”难求。当然,这并不是说道德本身可望而不可即,而是我们在内心里把道德看得高不可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黄石市   淮阴   淮安市   豆饼   道德   失主   老太   美文   民警   千金   早饭   馒头   穷人   贫穷   老人   专利   社会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