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我是作者//习惯了相思

《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看了很多遍《父母爱情》,第一次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隐喻,那些藏在时代里的悲哀,太疼了。

第一次看《父母爱情》的时候,被剧中安杰和江德福的细腻爱情所打动,生活化的细节让观众一再沉迷在剧情当中。

再看《父母爱情》,从弹幕中看到了剧中的那些不够美好,有人评判江德福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我却依旧觉得所有一切是人之常情,并无可批判。

直到看了原著以后,才真正的明白这本书想要表达的内容。作为1996年全国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1997年“中国文学选刊奖”,《父母爱情》的细节更多的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

直面真相,需要勇气,面对现实,是让我们更理性的向前走。

在《父母爱情》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江昌义欺骗江德福的痛,也看到了江昌义对于母亲的申诉,更看到了安杰和常人一样的虚荣心和小市民形象。

江昌义是大多数人比较讨厌的角色之一,可是对于安诺来说,他就是最好的。原来对与错的界限从来没有那么明显,站在不同立场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作者刘静,写了《父母爱情》这本书,后来在拍剧版的时候也写出了新的剧本,但是从剧本中我却看到了书中同样的影子,作者将另一部小说《飘落》的情节写在了剧版的剧本当中。

但是根据真实改编的经历,却改变不了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尤其是剧中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让人看到了那个年代农村女人的无助和悲哀。

《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选择背叛的张桂兰,她的不坚持,可以理解,但不能被原谅。

剧中的张桂兰,是江昌义带给江家悲剧的源头,镜头中不曾出现几次,但却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成为江德福一生的污点,更是江德福一生痛恨的对象。

而书中的江昌义,却义正言辞为自己的母亲张桂兰正名。歌词里唱:“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但是车马慢可以保证爱情,也可以摧毁感情,一如等了江德福四五年的张桂兰。

张桂兰于江德福而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无奈。

除却书信不通,更多的是不爱。当一个人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想尽办法书信,这才有了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美好。

可是新婚之后,江德福就走了,一走就是四五年,音信全无,生死未知。张桂兰最初的三四年,是等过江德福的,只是没能坚持到江德福的回来,

她的不坚持,是可以理解的错,但却不能成为江德福原谅她的借口。他将她赶回了娘家,连一纸休书都没有,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张桂兰带着江昌义,定是受尽冷眼。

被赶回娘家的张桂兰,没有再嫁,所以江昌义言语之中始终维护着母亲张桂兰。

“但如果她守了妇道,你父亲回来就不会休掉她吗?你父亲肯把一个裹小脚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女人带进城市去吗?你说,会吗?”

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有资格回答。

但是江德福最小的女儿,也就是《父母爱情》的作者,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深感惭愧。作者的没有的答案,或许是让我们自己去深思。

之前在写张桂兰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读者分享了自己家庭的故事,在那个年代,确实有很多女人在等待中被遗弃了。

所以,我始终觉得张桂兰的选择可以理解,但不能被原谅。

《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体弱多病的张桂英,她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

看剧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江德福和安杰生育了好几个孩子,但是汪海洋却是独生子女,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独生子女可是非常少见的。

后来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王海洋的母亲体弱多病,这样的一个女人在生育一个孩子之后,自然是再也不能再生育了。

但是她对汪海洋的母爱,却从不少于安杰对自己子女的爱。

朴实的农村女人,总是全心全意,踏实的为家庭付出,身在农村的我,曾经见过很多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传统的观念让她们接受了时代赋予她们的一切不公平。

遇到王振彪这样一个大大咧咧的男人,是她的习以为常,也是对于命运的屈服。书中对于张桂英的寥寥数笔,却写出了她的悲哀。

勤俭持家的农村女人,自己总是不舍得吃的,丈夫和儿子就是她们的整个天地。看鲁迅笔下的鲜活人物和自己童年对于外婆的经历,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付出,不值得。

张桂英生病去世后,她的丈夫就娶了葛老师。

王海洋对这个后母并不喜欢,是对王振彪不满的无言反抗,更是对张桂英的一点美好留念。

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谈爱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张桂英没有爱情,是时代的常态,但是遇到没有感情的人,却是她的悲哀。

《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和张桂英同样悲剧的,就是大字不识的王秀娥。

她的一生都是在为男人和孩子而活,她大大咧咧,没有文化,十足的农村女人模样,但是这样的她,却将老丁照顾的很好。

从她做的每一顿饭和大多次出境都是在做家务就可以看出,她对于老丁是有感情的。可老丁,大概只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种好吧。

没有爱情的年代,只念感情,相互付出的感情,彼此照顾的感情。

可是老丁对于王秀娥却没有同样的感情,他的骨子里是瞧不上王秀娥的。可就是他瞧不上的王秀娥,最后的死,也是为了给他生孩子。

这样的好,没能换来老丁的相守。在她死后,老丁却先后想要娶不同的女人,先是葛老师,再是牙医,他想要的始终是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付出再多,即使为老丁而死,却也比不上有文化的女人。

这让我想起了在书中江昌义说过的一段话:“城市女人真叫绝,她们看不起农村人,管农村人叫乡巴佬,但一旦这些乡巴佬男人出人头地了,城市女人又不肯放过他们,蜂拥上来统统把他们俘虏过去,抢走原本该属于农村女人的一切。”

对于农村女人来说,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她们死心塌地的付出,却还是走不进男人的心里。因为在她们心中,始终是心甘情愿接受了那个年代女人的“使命”。

不能意识到人生是为自己而活,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

《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人的一生,活出自己才是极致。

比起不能活出自己,更悲哀的是连活出自己的意识都没有。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但却始终不知,我想那些默默付出的农村女人,影射了生活中的很多人。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从来就不是失败,而是不能为自己而活。

你想要的人生,都由自己做主,与旁人无关。

《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

我是小Q,一个热爱文字的90后

微风不燥,遇见你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悲哀   父母   农村   女人   时代   爱情   乡巴佬   体弱多病   车马   原著   美文   剧中   剧本   悲剧   母亲   感情   年代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