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一首《松花江上》,

真实地记录了东北人民,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悲惨的遭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90年前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

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侵占东北三省。

1932年2月,

短短的四个月后,东北全境落入敌手。


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政权,

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奴役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侵华的开端,

却不是结束。


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东北抗日联军骑兵部队



不灭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顽强的民族,

日军侵占东北,

无数仁人烈士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奉献了青春与生命。

我们应该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马占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

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他领导的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杨靖宇

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

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

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

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牺牲时年35岁,

日军将杨靖宇遗体解剖后

发现其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

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送战友编歌壮行保国家》

杨靖宇

穿上征袍擐盔甲,志强男儿保国家。

今日相聚要开怀,共商大计闯天下。

共君一夕话,明日各天涯。

纵然惜别总有时,相约再会在松花。

先建根据地,军民共一家。

同仇敌忾抗日寇,联合义勇把敌杀。

三江出奇兵,辽东跃骏马。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

祝君捷报传,盛于五月花。

振臂高呼我必胜,鸭绿江边饮战马。



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赵尚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他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

驰骋在松花江两岸,

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

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日军慨叹道: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

赵尚志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赵一曼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

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

她没有吐露一个字。

忍着伤痛的赵一曼怒斥日军

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1936年8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滨江抒怀》
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还有许多许多……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

许多先烈没有留下姓名。


在那个民族饱受屈辱的年代,

是他们,用年轻的生命,

扑向战火,换来和平。


他们,以血肉之躯留下不朽功勋;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脚下这片土地。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

因为有了不屈的脊梁,

才可以傲然挺立。


九·一八 | 不忘历史,发奋图强


硝烟散尽,如今已是万里晴空。

可八十年前的耻辱犹在眼前。


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沉沦了,

国家和人民面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黑水   白山   白山黑水   发奋图强   日寇   故国   爹娘   军民   日本   松花   事变   日军   美文   悲惨   男儿   民族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