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你有多少坏情绪就有多少“病”

“我非常相信一句话: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心理不健康的危害大


丹麦一项从2000年开始,历时11年、涉及9870名成年人的新研究发现,与没有情绪问题的人对比: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世界精神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寿命平均减少7~24年。


一半的慢性病来自心理病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相反,即使身体健全,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有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和情绪、心理密不可分。

1 高血压


研究发现,焦虑症会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攻击型人群更易发生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2糖尿病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


3胃溃疡


功能性胃肠病跟情绪密切相关。长期紧张的精神状态会令胃酸分泌量增加,刺激胃粘膜,极易诱发溃疡病。


4皮肤病


对很多人来说,紧张时头皮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都可能与长期的不良情绪相关。


5中风


研究发现,抑郁会使卒中(中风)复发风险增高近50%,死亡风险增加3倍。


6内分泌疾病


女性的卵巢、乳腺,男性的前列腺最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冲击。


7癌症


目前已有很多科学研究证实不良情绪会让抗癌细胞失去保护职能,让人体的免疫功能失去效用,还会使人体内分泌失调,诱发多种癌症。


8心梗


情绪的剧烈波动是急性心梗的一大诱因。情绪剧烈波动会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1别过分求完美


“不是白就是黑,绝无中间过渡部分”,这种思维源于对自己的苛刻要求。


凡事力求十全十美,对任何小失误或不完善都无法忍受,甚至感到极大失望和恐慌;若遇到挫折,更会有彻底失败的感觉。


2少用负面思维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可当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负面事物上,就会忽略这些美好,人也会变得不快乐。


如果总是用负面思维模式看待人生,那么世界是黑暗的,即使面对光明,也丝毫感受不到。


3人生要有追求


一个人有追求,极为重要,只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牛津大学   儿茶酚胺   情绪   心理疾病   高血压   死亡率   美文   心理健康   癌症   剧烈   焦虑   负面   紧张   疾病   风险   精神   心理   不良情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