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撰文/编辑:水哥 | 摄影:イ

如需转载,请联系水哥授权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文章




豫见

天地



7月22日上午,终于跟家里人联系上了。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但当时父母手机基本上都没电了,所以只是匆匆报了个平安。

那天下午,我还给我爸打通了电话,但也没说两句话就没电了。

今天的时候,大概是都可以充上电了,我妈给我发了条短信,稍微详细地说明了一下情况。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她说的“平原”,是我家门前一片平整的田地。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这个路口,离我家大概十几米远。

图里这个小房子,里面原来是个水井还是水塔什么的,小时候记得从这里取水,后来弃之不用了。

这个地方之所以塌陷,是因为下面有个涵洞,有一条小河从里面经过。

旁边的那片平原,大概有几十户人家的农田在这里。

画圈那一部分,是我家的地。

准确来说,是残存一半的地


▼ イ 作品 ▼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巩义是低山丘陵地带,大概地形是这样的:

南北都是连绵的嵩山余脉和伏牛山余脉,这是正儿八经的山;

然后往地势低处蔓延,会慢慢变成土岭,岭下面就是稍微平坦一点儿的地形,也可以叫沟;

然后再往前又是一道岭,翻过这道土岭,又是一道沟......

整体来说,巩义大部分都在沟里。

从地名就可以看出来,什么大峪沟镇,杜沟村,郑沟村,楼子沟村......

这也是受灾严重的原因之一。

都在沟里,能不淹吗。

受灾最严重的的米河镇,大概就在这个整体西高东低地形的最东边了,换而言之,它在这个沟的出口位置。

而我家,离米河镇区大概不到5公里的样子。

大水顺着家门前的310国道,由西向东,浩浩汤汤地灌了过去。

所以直到收到消息,我的心都是吊着的。

这两天,不管是米河还是我家所在的小关镇,慢慢都已经在恢复了。

庆幸人没事,长舒一口气。

但看着满目疮痍的家乡,又长叹一口气。


▼ イ 作品 ▼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河南是农业大省。

坐火车经过豫东的时候,能看到窗外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尤其是麦收季节,让人看着想唱一首《风吹麦浪》。

但河南不止平原。

我老家巩义,就是平原和山区的交接。

往东,过了郑州和开封,就是平坦开阔的原野。

往西,过了巩义到了洛阳,就是八百里伏牛山脉。

而像巩义这种低山丘陵地区,种粮食是一件略显尴尬的事情。

它的整体耕地面积并不少,但被一道道山岭给割碎了。

就我之前图里的,我家门口的“平原”,它其实没多大,可能也就二十多亩的样子。

就这,已经是难得平整的土地,可以称之为“平原”了。

小时候我记得家里大概有个几亩地,但都零零散散。

门前的“平原”上,有差不多一亩左右,种麦子和玉米。

离那个平原不远的一个半坡下面,还有一块半亩的地,后来全种上了树

我老家房子正上方的岭上,也有一片大概半亩的地,主要种豆子和红薯。

岭上再往上走,还有一块七分的地,我很小的时候还在种,后来因为离家太远,给别人种了。

......

所以,不算少的耕地面积,但零零散散成碎片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没有办法大机械化运作。

坑坑洼洼沟沟坎坎的地形,导致大机械根本进不去。

所以哪怕这些年技术水平进步了,农业现代化了,但在我们那儿,种地依旧是个很难流水线化的事情。


▼ イ 作品 ▼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了。

正热的天,脚下的暑气蒸腾,麦子还要纯靠手割,割完了拿麻绳捆成一捆一捆 ,扛到地头,用板车拉回家。

回到家之后,还要用打麦机,去杆、脱壳,把麦粒一袋一袋地装起来。

再然后,晴天的时候,要用一个大盆,把麦子一捧一捧地,用水淘洗一遍,然后摊在院子里面晾晒。

最后,才是送到磨坊里,磨成面粉。

中间的每一个过程,都能把人累个半死。

八九岁的我,扛着差不多一人高的麦垛子,从地的这头扛到那头,麦芒时不时地扫在脸上,或者扎破身上的单衣,又疼又痒。

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年收粮食都是个大工程。

尘土飞扬地搞上好几天,最后粮食弄回家,父母都会高高兴兴地骑上摩托车,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去街上喝烩面,再要上两瓶啤酒,两个凉菜。

所以后来,我跟李女士在一起的时候,听她说起她们那边怎么种地,羡慕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李女士老家是正儿八经的华北平原,就是你在电视上能看到的那种,联合收割机嗡嗡嗡扫过的那种地形。

她说她们那边种地,需要人工参与的地方不是很多,最后收割也是机器收割,而且直接就脱粒了。

而在地头,有专门的过来收粮食的人,一条龙送走。

我们那地方,虽说这些年也能用一些小型播种机、拖拉机、收割机,但大部分活儿,还是要自己做。

前些年,巩义的工业和矿业发展很好,有很多厂子可以去上班。

但大部分农村人,家里还是会种些地。

每年农忙那声“回家收麦了”的吆喝,依旧是一种幸福又辛苦的记忆。


▼ イ 作品 ▼

“咱家的地,有一半都被冲跑了。”

这次暴雨,是在麦收之后。

最不幸的万幸,是这一季粮食保住了。

但看着图里,已经长得郁郁葱葱的玉米,被冲的七零八落,心里十分难受。

小时候种地,累个半死,想着将来再也不下地了,再也不背玉米杆子了,再也不下地薅草了。

但看着家门口,那片种了一二十年的地,一小子没了一半,心里莫名慌了起来。

老板可能给你画大饼,但土地永远不会

种下的种子,滴落的汗,最后肯定会变成粮食奉还给你。

农村人的底气就在于,哪怕我挣不着什么钱,我只要好好种粮食,就不会饿死。

这也是河南人性格里,最浓厚的底色。

这片土地,明明是最宜居的气候,却总是经历兵灾、水灾、旱灾、蝗灾……等等不计其数的灾难。

但只要能休养生息,河南人永远不会放弃土地。

比如我们村,大部分人去外面上班,但家里的地绝不会荒废,该种东西的地方,一定给它种上。

大块的地种小麦、玉米这种主粮;

小块的地,就种大豆、绿豆、红薯、油菜;

再小块的地,至少也得种上点儿青菜、萝卜、韭菜。

所谓农业大省,真的就是一亩一亩种出来的。

这种气候灾害,对农业的伤害最大。眼前的满目疮痍,无异于向河南人民心上扎刀子。

但,那又如何。

河南人什么场面没经历过。

什么旱灾、洪水,只要人挺着一口气,总能过去。

而灾难过去,只要地还在,就一定要狠狠地给它种上——

不,种满




-

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满目疮痍   旱灾   地头   河南人   河南   麦子   地形   美文   平原   老家   玉米   粮食   小时候   我家   土地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