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在城市的电线、高楼上我们时常能够看见上面站着叽叽喳喳的麻雀,它们看着胖乎乎的挺可爱,但只要一张嘴,气氛全都破坏掉,咋咋乎乎惹人厌烦。但你知道吗,这种张嘴坏气氛的咋呼鸟,居然还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麻雀

也许大家会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麻雀,怎么会是保护动物呢?又不是什么稀有动物。麻雀虽然常见,但它还真是稀有动物,因为现在看到的麻雀多半都具有外国血统,本地麻雀十分稀少。那我国的本地麻雀都去哪儿了?什么原因让麻雀成为“三有”保护动物?

麻雀

麻雀,又名家巧儿、屋檐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这些鸟儿身形小巧,体长仅14公分左右,脑袋圆又大,身材胖胖的,看起来十分乖巧可爱。它们普遍在树上或者屋檐下筑巢,因而得名屋檐鸟。麻雀雌雄同形同色,不分彼此,有着褐色或者白色的羽毛,头顶则是栗色,脸上长着黑黑的雀斑,这张满是黑点的小脸蛋儿就是麻雀最显著的特征。麻雀,还有一点十分呆萌,就是在陆地上行走时不是一步步移动而是跳跃前行。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麻雀

麻雀是与人类最亲近的鸟类,基本上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麻雀,在城市的高压电线上、台阶上、天台上、随处可见这些叽叽喳喳的小家伙。它们只要不说话,光站在哪里就十分的美好,能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但是一张嘴就是最强话题终结者。这些鸟儿常常都是成群结队的生活,它们常常使用昆虫、植物种子、果实、以及各种作物为食,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

麻雀的繁殖能力很强,种群密度大,但是天敌也多,蛇、老鹰、甚至连猫都是它的天敌。大约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春暖花开之时,麻雀就开始筑巢繁殖,它们一般选在屋檐下或者树上搭窝,这样足够隐蔽不会被天敌发现,能够让麻雀宝宝得到很好的照顾。麻雀一胎大约能产5、6只蛋,12~15天之后小麻雀就从白色的蛋中破壳而出,睁开眼看新世界了。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雏鸟

这些麻雀在童年生活中,带给我们许多欢乐的记忆,掏鸟窝、捉麻雀、打麻雀基本上是小孩儿的标配。但是,就是这样的“开心果”却一度遭受着人类的威胁,整个种群几乎被灭绝。是什么让我们本地的麻雀遭受这样的劫难?

本地麻雀都去哪儿了

20世纪中期,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国的农业、工业、商业、科技发展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整个国家处于复苏中。这一时期,国家创办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全国农业生产即将进入高潮期,转而反哺国内的工商业,因此国家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十分重视。当时有位农民给政府写信,信上说麻雀祸害庄稼、一饮一啄上万斤的粮食就消失了。这封关于农业生产的信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国家决定将麻雀列入“四害”,与老鼠、苍蝇、蚊子位列一席。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除四害

1955年末,除四害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冬季老鼠、蚊子、苍蝇基本都神隐了,四害中只剩下麻雀,因此当年的除四害运动,基本上就是围剿麻雀的运动。甘肃省曾报道过,百万青少年出动围剿麻雀,七天七夜逐步消灭麻雀23.4万只。1958年,张家口市“除四害”指挥部宣布,到2月份全市消灭麻雀10万只左右,同年6月宣布消灭麻雀21万只。同年4月份,北京“除四害”战役也十分的精彩,三天之内消灭麻雀40多万只。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消灭麻雀的呢?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除四害

当时的人充分利用麻雀亲人的特性,挨家挨户地捣毁屋檐下的麻雀巢,当然那些树上的鸟窝也是不会被轻易放过的。此外,人们还在一些区域中放上带毒的饵引诱麻雀取食毒饵。人们利用麻雀飞不高飞不久的性质,用削尖的竹竿去捅那些麻雀,有的市区还专门安排民兵直接射击麻雀。我国本土的麻雀就在人们的天罗地网之下,渐渐消失殆尽,数据显示整个除四害运动中我国死亡的麻雀将近20亿只,一些城市中基本都看不到麻雀的身影。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除四害

麻雀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让农产品减产,但是失去麻雀的农业生产也会受损。面对热火朝天的剿麻雀运动,一些科学家仍旧保持着理性,他们从科学的角度为麻雀平反。时任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副所的朱洗先生、鸟类学家郑作新、苏联生物学家赫罗夫都不赞成对麻雀赶尽杀绝,因为麻雀虽然在农村麻雀在农作物成熟期有吃谷物的坏习,但是城市中麻雀完全是吃虫的,是一种益鸟,因此应当辩证的看待麻雀的功过,不能一杆子打死。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麻雀也吃害虫

终于在接受了中外学者的意见之后,中央做出了调整,于1957年末批示只打农村的麻雀,不到林区和城市的麻雀。但是当群体的意志达成一致并趋于狂热时,各个地区并没有严格按照指示行事,而是直接将麻雀都一网打尽。由于没有了麻雀吃虫,在1959年初,上海、扬州等多地爆发病虫害,城市中的树木叶子都被虫啃食一空,因为此事生物学家们的呼吁愈发强烈。

经过激烈的辩论和讨论,在1960年3月,麻雀才终于从四害中移除,重新恢复清白的名声。但是,经过5年的围剿我国本土的麻雀已经十不存一,种群几近灭绝了。因为没有了麻雀吃害虫,导致田间地头的害虫越发猖狂,为了保障收成农民选择打药,但因为杀虫剂是进口用品,比较昂贵导致大多数农户只能用土办法消除虫害。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病虫害

这时国家意识到麻雀的重要性,但是本土的麻雀已经消失殆尽了,因为为了壮大国内的麻雀种群,消除病虫害,我国只有从国外进口麻雀。于是,我们从苏联进口大量的麻雀,以填补国内麻雀空白,正好这些麻雀与本土麻雀没有生殖隔离,因此二者能够繁衍生息。如今,我国的麻雀基本上都是它们的混血儿。

“三有动物”麻雀

麻雀,虽然在稻谷的成熟期经常偷吃农民伯伯的粮食,但它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卫士,是害虫的天敌,与偷吃粮食的时间相比,每年麻雀花在吃害虫的时间是11个月左右,堪称是害虫克星。麻雀虽然爱吃谷物种子,但是最爱的还是昆虫。因此,它们的贡献明显大于缺点。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儿了?

田间驱赶鸟雀的稻草人

2000年,麻雀正式成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单,未经允许不准随意捕杀、出售、食用麻雀,农户向麻雀投毒更是严令禁止的。07年时,有一姚姓男子向麻雀投毒,毒死274只麻雀,被判刑1年,可见国家对麻雀的重视。

那么,针对农村农产品成熟期的保护,应当如果如何做呢?首先,可以在田间洒上一些低价值的玉米粒、剩饭粒放在田间的空地上,任麻雀取用,这样即使吃了庄稼那么损失也不会很大。其次,可以用放鞭炮、制作稻草人、放喇叭等办法惊走麻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麻雀   苏联   我国   种群   成熟期   害虫   天敌   病虫害   田间   庄稼   随处可见   屋檐   美文   农业生产   本土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