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这里诞生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诗,也发掘出大气磅礴的诗歌,但是我们的母亲河并非是经卷中文雅慈爱的慈母,而是传说中的“虎妈”。“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冼星海先生用大白话将黄河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河

黄河,奔腾了五千年,咆哮了五千年,印证了五千年的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从“清且涟漪”的大河,到如今昏黄的“黄河”,它变得面目全非,时常肆虐人间,导致生灵涂炭。数千年的积累下那些泥沙硬生生地抬高了河床,如今的黄河已经变为地上“悬河”。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河在咆哮

对于抬高河床的泥沙,从前国家是有心无力,但是如今国力强盛,为什么国家还不清理黄河中的泥沙,放任它们抬高河床?

黄河泥沙的前世今生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我们的文明之河,它哺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孕育出璀璨的文明,让文明之火照亮前进的道路。黄河,发源于与青藏雪域的巴颜喀拉山,是一淙雪白的流水,为何流入中原便成流入浑浊的黄河呢?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巴颜喀拉山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并非不是“黄河”,而是称作“大河”,这条大河宽广无比,浩浩荡荡,“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说的是它,“河水清且涟漪”说的也是它,那时的黄河是一片清澈、洁净的长河,是无数人家赖以为生的生命之源。此后,光阴流转,步入唐末,唐末时期黄河水由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在白马驿之乱中,朱温将心怀李唐的臣子,也就是“清流”大臣,投入黄河“浊流”以此羞辱、震慑大臣,这时黄河在史书中以“浊流”现身的记载。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唐代以后,黄河的浑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演变成如今“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为何黄河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些泥沙从何而来?泥沙,多来自于被风裹挟的风化的山石峭壁以及尘土。唐以前,黄河两岸绿树成林,巨木参天,是一片乐土,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黄河两岸的巨树被制作成华丽的宫殿,一片片绿野被开垦成农田,再加上气候的变化,黄河两岸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随着雨水、大风落到大河之中,将它染成昏黄的、浑浊的黄河。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土高原的变迁

如今的黄河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尤以黄土高原的输沙量最多。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这里是黄河泥沙的主产区,由于这里植被稀少、地形破碎,再加上连年的干旱,让这里成为风沙的乐园,同时也让黄河泥沙量与日俱增。黄河中游的泥沙顺水而下,粗者落在下游处,细者流入大海之中参与海洋大陆建设。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河入海口

据统计,黄河下游平均淤沙量约有四亿吨,其余十多亿吨泥沙全部汇入大海,大量泥沙流入出海口,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问题,即随着入海口泥沙的淤积,导致黄河下游流速减缓,加速了河床的淤积,泥沙不断将下游河床抬高,而今下游部分河床已有10米之高,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泥沙为何难以治理,成为“顽疾”?

黄河下游有泥沙堆积而成的地上“悬河”,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并且在“悬河”这个位置确实极易造成断流、洪水泛滥等后果,在史书上也曾多次记载黄河泛滥造成的侵夺河道,也就是常说的“夺淮”。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悬河

由“悬河”造成的下游洪水,最严重当属道光年间的洪水事件,史载“道光廿三年,黄河涨上天”,大量屋舍被毁,数以万计的百姓受灾,这是天灾也是人祸。如果不是人们的滥砍滥伐以及过度活动,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形成黄土高原,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众多的泥沙,淤积成“悬河”。

如今的黄河泥沙问题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能人智士来治理泛滥的黄河,明朝治水名臣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清代靳辅提出“以水攻沙”,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治水专家王化云集结众人之力提出四字治水法“拦、用、调、排”来整治泛滥的黄河,然而由于其中的技术和人力要求极高,而社会生产力达不到要求因此,导致这一治水法宝只能束之高阁。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悬河示意图

那么,进入新时代,技术发达,社会生产力提高,为什么我们还是拿黄河泥沙没办法呢?一个是因为黄河泥沙太多。黄河泥沙每年堆积量是四亿吨,就算从新中国成立开算,到如今也有148亿吨,148亿吨沙要是用货车拉都能绕全国一圈了,可见泥沙量之巨。而且就算今年把沙子给挖出来了,但是还是会有泥沙源源不断地流入黄河,这还不是白搭吗?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国内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二是,强行挖出泥沙容易引发更大的混乱。黄河成为地上“悬河”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几百年,长时间的积淀下,对周围的地势以及城市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要是强行将泥沙挖出来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会给周边的城市带来无法预料的影响。三,这么多的泥沙无处堆积。即使不管后续的影响将泥沙挖出来,这一百多亿吨的泥沙往哪儿放?并且往后每年还会增加泥沙量,这又怎么算?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河泥沙

因此,黄河泥沙的清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们拿它没办法。

黄河泥沙,化腐朽为神奇

治理黄河泥沙的法宝就是“拦、用、调、排”这四个字,通过筑堤坝来拦截泥沙,同时调节流速、流量,人为地调控泥沙流量,同时这些还能利用黄河水利发电,以及调控泥沙冲刷河口,增加河口陆地面积,使国家土地面积增加。由于泥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作物生长的多种元素,是天然的有机化肥,因此还能增加粮食产量。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小浪底水库

如今,我国已在黄河上建立起了无数座堤坝和水电站,如今的黄河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理,小浪底水库以及白鹤滩水库一节的黄河已经逐渐恢复清秀的原貌,雪白的浪花翻涌,这代表着无数治水人的汗水没有白费。

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国家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河水变清

当然,在建立堤坝、水库治理泥沙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从根本上下手,黄土高原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因此黄土高原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如今,政府在黄土高原周边地区执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及防护林政策,一树树新绿矗立在黄土高原上,极大的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连带的黄土高原的输沙量也连年下降。

结语

黄河的泥沙是水土流失导致的,因此一味蛮干的清理河沙是不可取的,唯有从源头细细入手,方有黄河水清的曙光出现。如今的黄河泥沙量,已是今非昔比,随着各项政策的执行,泥沙量还将缩减,黄河在未来将回到原来清澈的样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悬河   黄河   泥沙   黄土高原   河口   大河   浊流   惊涛拍岸   入海口   河底   河床   浑浊   洪水   下游   美文   水库   地面   地上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