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水,无处不在,有雨水、雪水、海水等等存在,好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这只是我们的幻觉,全世界有许多地方、许多人都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就算是号称物华天宝,地大物博的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十分缺水。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干旱的大地

在这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一碗水就像是黄金一样珍贵,人们常常为了它争斗不休,因为没有水不仅是人活不了,庄稼也活不了。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国家制定了南水北调计划,让老百姓都能够喝上一口水。

水分布不均匀,带来的干旱和困境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黄土地上生长着无数的珍宝,矿产、名贵药材、稀有植物、动物数不胜数,堪称钟灵毓秀之地。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却十分的两极化,长江就像是一条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将南北两地隔开。长江以南,水资源丰富到每到梅雨季节,几乎是年年发大水,反观长江以北的黄淮地区几乎是年年干旱,真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在华夏大地往复循环着一幕幕悲喜剧。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我国是资源分布

在我国的黄淮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西北、关中,也就是陕、陕、甘、宁、京、津、冀等地区,其中陕西、甘肃所在的大西北是我国最缺水的地方。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虽然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0%,但是水流的总径流量却只有20%,缺水极为严重。水源,在大西北等地就是流通的黄金,是至关生命的重要物品。

曾经的华北、西北地区也曾是绿野葱茏、水流潺潺的秀丽所在,其中陕西地区更是出现了13朝古都长安这样的超级城市。盛唐时期长安一度是全世界的中心,可见当时的陕西地区是多么的繁盛、迤逦,但是曾经被八水环绕的长安已经成为历史中的旧影,而今留给我们的只有咆哮的风沙、龟裂的土地。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陕西古城墙

连连缺水产生了一系列的坏影响,以西北地区为例。干旱缺水造就了这里彪悍的民风,在缺水时人们可以为了一条小溪、一口井、一碗水而发生械斗,而且常常是以宗族、村社为单位的大型争斗,时常有人为争水而丧命,于是仇恨愈深,争斗愈裂。干旱带来的不止有争斗仇杀,还有蝗灾、饥荒以及叛乱。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黄土高原

在地球上不仅是人缺水会死,植物也会死,长在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而伴随着干旱的还有蝗虫,“十旱九蝗”不仅仅是个单词,还是真实上演的惨剧。于是人们的处境越发艰难,“大旱,饥甚,人相食”的场面在史书中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在政府救援不利的情况下,被逼到绝境的人民只能走上叛乱的道路,最典型的就是明末时期的“闯王之乱”。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蝗灾

由于干旱带来的贫穷、争斗、以及人相食的惨剧,让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活极度困苦。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为了让老百姓都喝上水,不再受贫穷、饥饿的压迫,政府决定开展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这就是南水北调项目。

南水北调项目,让老百姓吃上干净水

南水北调项目,字面意思就是将南方多余的水,抽调到北方,缓解北方人民缺水困境,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南方的洪灾,也缓解的北方的旱灾,可谓是两全其美。但是这个工程并非是纸面上说的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抽水线路的规划、水流输送道具、各个省市送水量等等一系列问题。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南水北调工程

从1952年提出南水北调概念之后,经过几十年的研讨、规划、实地勘测,国家终于制定了一份南水北调规划书,依照“四横三纵”的总体方针,开始进行世界水利史上的最大规模调水工作。按照规划一共设有三条线路,中线、东线、西线分别与长江、黄、淮、海四大河流相连,缓解北方地区缺水困境。整体规划中牵涉到4.38亿人口,调水448亿立方米,三条线路总长4350公里,横跨大半个中国,耗费资金超过2500亿,是新中国的一只吞金兽,却也是北方人民的杨枝甘露。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南水北调水路

2003年南水北调项目正式开工,接着丹江口水库的东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实施状态,将长江中游的水输送至北方,随后2010年中线引江济汉工程动工,代表着中线工程进入全面攻坚阶段,2013年中线一期工程完工,并在一年只有成功通水。期间,施工人员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甚至还修建了地下输水管道,建立了无数个输水工程,耗费16年时间才让人们吃到一口甘甜的水。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丹江口水库

如今不仅是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也一并向京津冀等干旱地区输水。有了南水北调工程,如今的北方地区不再忍受干旱之苦,能够享受到长江之水的滋润,生活安定,美满。此外,南水北调开辟了多条水路,这些水路成为南北沟通的桥梁,使沿线城市的经济、交通更加的发达,促进北方地区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农业生产,同时还缓解了南方汛期的压力。

砥砺前行,不负初心

南水北调工程自1952年提出以来,经历七十多年的风雨磨砺,如今正在绽放出璀璨光彩,成为国家的又一撑天支柱。按照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还有西线没有动工,这是由于西线工程将要穿越青藏高原,那里被称为“世界第三脊”工程困难程度与中、东两线工程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还在规划设计中,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西线工程。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青藏高原

今年5月政府召开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南水北调下一步工程指明方向,定下基调。会议上强调要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这是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时期,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有了水源,北方地区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向着幸福生活迈进,助力国内经济大循环策略的实行。

重塑中国水格局!规划50年耗资2500亿,南水北调只为百姓喝一口水

南水北调水路

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规划中,要严格遵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用水的过程中不能造成大的自然灾害,并且用水以节水为先,不能一边调水,一边浪费,否则就是有再多的水,也不够十几亿人吃用。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南水北调工程,让新时代的东风也吹到这里,让南水北调工程进入一个新阶段。

结语

南水北调工程,是与三峡工程等量齐观的大国工程,一口干净的水源滋润了无数北方儿女干涸的心田,让干旱、贫穷、死亡这三座大山离开了人民。无数的崭新的城市在北方拔地而起,摩登高楼、科技大厦比比皆是,创造了城市化奇迹,是人民心中的国之“巨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南水北调   北方地区   丹江口   大西北   长安   西线   长江   陕西   中线   干旱   水路   水资源   争斗   美文   中国   格局   口水   百姓   地区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