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茫茫星河,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向往,古往今来无数的先辈“欲与天公试比高”,然而落后的技术让他们有心无力,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场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仅仅200多年的时光,人类就飞上了太空,览月宫、观星海。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银河

五千年来,华夏儿女无不渴望去看看那阻隔牛郎织女的星河究竟是何模样,而如今华夏儿女已能在太空漫步,浏览星河灿烂了。从2008年神舟七号第一次太空漫步到而今神舟十二号太空漫步已是13年了,回首望去却恍若昨日历历在目。

首次漫步,一波三折

飞天梦,是根植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烙印,我们从小听着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的故事成长,没有一个人不渴望亲自登上太空去瞧瞧,月亮上有没有广寒宫,南天门又在何处?这些神话故事造就了一个渴望飞天的民族,飞天不止是为了彰显国力,也是为了圆那五千年的梦想。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嫦娥奔月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技术,没有技术梦就只能是梦,而技术来自于一条条定理,一颗颗螺钉。工业革命与思想启蒙运动造就了这一切,西方人在19世纪如天授一般,创造出了支撑航天的数理依据,而后在战争的驱使下诞生了火箭等工具。有了火箭以及数理依据,航天飞机诞生了。竞争,永远是人类爆发潜能的最高效手段。上世纪中叶开始的,美苏太空争霸直接将全世界的航天实力拉上了一个台阶,卫星、航天飞机、探测器,不要钱一样簌簌往太空飞。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火箭升空

对于致力于复兴的我国而言,航天这样高精尖的科目是不能落下的,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能被浪打下来,重蹈覆辙。于是,在美苏忙于争霸之时我们开始“广积粮、高筑墙”的政策,低调地进行航天飞机、卫星的研究。那时候的科研工作者为了保密,许多人只能隐姓埋名,在荒凉的戈壁滩上默默耕耘,从青丝到白发,终于让我国的航天事业开花结果。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十月十五,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上天,杨利伟成为我国首位太空宇航员。2008年九月,神舟七号上天了,这一次是我国航天史的里程碑事件,我们要正式与太空接触,像孙大圣一样游览太空了!本次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他们将首次执行出舱“观星河”活动,这是检验我国出舱技术的重要节点,是中华儿女在航天领域展现实力的一刻,也是圆梦的一刻。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神舟7号

本次出舱任务的执行者是翟志刚,这首次出舱活动可谓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宇航员准备完毕,穿戴好宇航服之后,站在舱门口打开舱门出发时,意外发生了。无论两位宇航员怎么使劲儿,它就是纹丝不动。第二次,拉门时门倒是开了个小缝儿,但是很快在压强差的作用被吸进来又关上了,这是二人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如果门一直开不了,本次航天的核心任务就失败了,相当于白飞了,他们受的训练,流的汗水也都白费了。于是,鼓起勇气,借助撬棍的力量,终于打开了舱门,只一步之遥,就能走向太空完成任务了。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开舱门

然而,波折总在黎明前发生。在他们准备出舱时,一阵急促的报警声响起,这是轨道火警铃声,意味着可能发生火灾,是回去检查设备还是执行任务,是摆在航天员面前的困境。刘伯明事后回忆称:“ 神七的任务就是出舱,只要把任务完成了,回不回得去,我们个人的生死在国家民族大义相比轻于鸿毛。”

是怀揣着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任务的信念,他们选择了继续出舱,为了证明我们来过太空,他们临时更换了任务顺序,出舱即展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幸好经过排查,报警只是虚惊一场,宇航员们得以继续执行任务,并顺利返回地球。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成功出舱

我国从此也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了空间出舱技术的航天大国,在航天上能够与美、俄平起平坐。直至如今,出舱技术仍旧是由我们三个国家执掌的独家秘笈,为何出舱技术如此艰难呢?

出舱技术,为何成为三国独家秘笈?

出舱技术,是载人航天事业的一部分,也是未来空间探索的重要基础,因此看似简单的出舱活动实际上牵涉到宇航服的抗压抗辐射、航天员的舱外行走能力以及出舱活动系统等技术。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适应不同环境的航天服

大多数人想象中太空出舱活动,就是打开飞机舱门,穿好宇航服,站出去走一圈就完事了,好像就跟开出租车门,上下车一样方便。然而想象是简单的,现实是骨感的。太空可不是个好地方,哪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回首四顾都是黑漆漆的,只是零星点缀着一些天体。而且这里还是真空的,一脚踏出去踩不到底,对于惯于在陆地行走的人类十分危险。此外,太空中还有辐射、压强、温度、陨石等危机等待着人类,所以太空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在这里步步都是杀机。而我们的宇航员们,就要在这种环境下出舱漫步。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神舟7号首次出舱

人类出舱行走首先面对的是失重环境。由于太空中无路可走,而宇航员又必须在太空中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因此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保持一定的位置,即太空中的运动与控制技术就是一个技术难点。要使宇航员习惯这样的状态,需要模拟类似的真空环境、以及大量的仿真训练,这就涉及到相关的航空物理以及生理训练还有训练器械之类的技术。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模拟水下失重训练

其次,辐射、压强、以及氧气。太空环境恶劣,这里没有氧气、并且时刻都处于太空辐射状态,并且温度极其寒冷。人要是曝光在太空中只需十几秒的时间就要上西天去了,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也是一个技术难题。为了保护宇航员,宇航服就必须具备氧气、防辐射、平衡体温、平衡内外压强以及一定的抗打击能力。其中,包含材料学、高分子学、生物学等等学科的前沿科技。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宇宙辐射

因此,出舱技术可不是简单的开门就走,而是包含了航天学、人体力学、高分子材料学、天体物理、生物学以及巨大的财力,才能完成的一项前沿的综合性技术。只有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国家,才能掌握这项技术,然而这些条件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阻隔在其他国家的肩膀上,让他们难以突破。

神舟十三号,等你出舱

由于出舱活动的技术包罗万象,因此目前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掌握,我国作为其中之一说明了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彰显新中国的国威。距离神舟七号第一次出舱已经13周年了,我国在今年的神舟十二号上也执行了出舱任务,相比而言,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我们的技术更加流畅、行动更加游刃有余。

时隔13年再创历史!中国人太空出舱行走13周年,改变世界太空格局

神舟十二号出舱

今年的10月份,神舟十三号就要接替神舟十二号上空间站去执行任务了,神舟十三号仍要执行出舱任务,不知道那时的宇航员们又是如何的风采。而且,本次神舟十三号还要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待半年时间,不知道会执行多少次出舱任务,不过这是体现我国航天科学技术发达,国势蒸蒸日上的光彩时刻。

结语

从发射第一颗卫星开始,到如今中华儿女在太空漫步,我们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雨,从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星光熠熠,都折射出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国家的日益强盛。我们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也必将走向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空出   太空   神舟   飞天   压强   舱门   华夏   宇航员   星河   氧气   美文   航天   格局   周年   人类   中国人   环境   我国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