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撰文|何锡涛

编辑|滕余国

1.龙岭晴云

龙岭即州北部的龙山,因形状似龙,雨过天晴祥云缭绕、绚烂多彩而得名。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日:“云自从龙沛作霖,夕阳新霁豁芳林。知时好慰逢年望,出岫原存济世心。彩焕轮囷团瑞,文成锦绣散高岑。雨阳底事关民膜,恒愿半镶岁不帚。”

现状:近年来,滕州加大了龙山的旅游开发力度,先后修筑了上山通道,建成了“龙门山庄”和“裕龙香草园”,并正建龙泉寺,“龙阳果香”也被列入州“五朵金花”乡村旅游之一。相信通过一系列指施和项目的不断打造,今日的“龙岭晴云”一定比古时更有韵味!

2.谷翠双峰

位于滕州东北,因谷山双峰并起、景色奇丽而得名,靠近莲青山风景区。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曰:“迁从幽谷愧凡才,又览层峦眼界开。万笏朝天环汉表,两山排闼净因尘埃。云谷入画分还合,春鸟和鸣去复来。群峭碧摩霄顶寺,新诗真拟赋蓬莱。”

现状:谷山还有,双峰尚在,但翠色全无,美景不再。不知从何时起,也不知何故,后据老人讲是因为虫灾,满山翠绿消褪殆尽,谷山早已变成“禿山”。前些年,谷山还曾一度遭到开山破坏,好在近年来政府已经封山保护,但旅游开发的重点仍在东莲青山上,谷山的开发还无暇顾及,“谷翠双峰”的再现还值得期待。

3.微湖夜月

指水光月下的微山湖景色。在皓月当空的夏秋之夜,清风徐来,微波清泛,划一只轻舟,约二三知音,采几枝湖莲,喝几杯美酒唱几首渔歌,真是其乐无穷。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曰:“含虚万顷自茫然,秋月扬辉淡渚烟。翠峰眉横双黛远,澄波心浸一珠圆。薛邾省入渔樵地,淮泗能通咫尺天。回首岳阳楼下景,携朋曾泛洞庭船。”

现状:微山湖红荷湿地的保护开发力度无需赘述,景色也只会比以前更美,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生态保持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区,被列为全省六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成为泰山一曲阜旅游热线向南延伸的新亮点。

4.趵突跳珠

为荆泉的美称。荆泉位于滕州东北,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明弘治四年,工部主事黄肃奉命总督泉源,来到荆沟村,“忽见两泉源源汹涌,势如趵突,且味甘醴,南北对峙”,于是手书一诗,并刻石碑于荆泉北侧。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曰:“二十年前历下游,名泉佳胜旧诗留。而今管领文公国,又得盘桓趵突流。百斛似从琼蚌吐,一丸漫向老龙求。牟尼手握心如水,合浦争看此日收。”

现状:时至今日,荆河依然是滕州的母亲河,荆泉水仍是城区居民用水的主要水源。但历经时代变迁和后世开发利用,“两泉源源汹涌,势如趵突”的景象已不可再现,趵突跳珠美景已是“逝者如斯”。

5.池莲四面

是滕州古城的一大美景。明朝初年知州薛义创修荆河坝堰,引河水穿过黄山桥,进入护城河。河内植莲,“自是清波如练,层城如霞…水光在楼,花光在水,香光在游人衣裙。每当夏初秋深,红萼绿盖,掩映行人,朗月画舫,歌呼水面,恍置身西子湖中”。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曰:“置身曾到风凰池,又睹芙蓉艳锦陂。漫诩河阳春色满,恰欣玉井夏风披。回环面面三千朵,净植亭亭十二时。沼上不禁怀中一,南熏琴韵正相宜。”

现状:后因战争及人为的破坏,此景到建国初败落。加之近些年来滕州城市建设沧海桑田,池莲四面景色自然已成成过眼云烟。但随着两河治理工程的深入实施,荆河、清河沿河美景较之タ日“池莲四面”,定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6.文公古台

是滕国故城的主要景观,位于姜屯镇滕城村。滕国故城分外城和子城。外城墙遗迹可见,城东南角现存一片突起的高地,据传是滕文公接待孟子的上宫遗址,为孟子讲学之处。子城墙轮廓清楚,城内东北隅就是著名的文公古台,东西约60米,南北约45米,高约7米,坐北朝南。台上原有文公庙,明代在台上建真武庙,今尚存高台、吕祖庙、休息洞、左掖门等部分建筑物。左掖门两侧的砖刻对联清晰可见:“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台前偏西有约两亩的深坑,名为“灵沼”。台前还有两株古槐,东西并峙,树枝曲伸伏卧突兀奇姿,蔚为壮观。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灵台经始溯文王,继继绳绳率旧章。效法必能成不日,流风犹自忆甘棠。漫从汉宫评云露,奚向秦箫引风凰。抚字愧予来善国,熙熙登愿共春阳。”

现状:文公古台作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92年春,滕州市政府拨款重修,10月竣工后开始接待中外游人。近年来,市、镇两级又投资加大了保护和开发力度,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作为一处景点,其宣传推介的知名度还略显不足,旅游开发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

7.真仙灵柏

又名万年松,原为东郭前村张天师府花园的一株奇树,据传是张天师所植。其树“形状如盖,阴一亩余”,松果奇特,呈人头形状,鼻眼分明,当地人视为灵物,来树下供香磕头求子的人络绎不绝。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曰:“岁寒同具后凋身,况复逢仙更葆真。翠叶任夸田子道,浓阴争颂冠公民。未从汉帝台为用,曾立殷人社有神。龙化莫随松共去,森森长伴八千椿。”

现状:建国前,有人以破除迷信为由,下令砍掉松柏,破坏“十字八条路,紧靠混水坑。八宝琉璃井,井旁万年松”的景观、令人非常惋惜。因此,此景已不复存在,永远地留在了历史。

8.浮屠峙玉

又名塔影高标,座落在滕州市区,风影秀丽的荆河岸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壮观。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王政诗赞:“久随韦肇快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情。凌云更作拿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袅袅,顿教俗耳洗琶筝。”

现状: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曾经历了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爆发了滕县保卫战,日军对滕州城内进行狂、轰、乱、炸,古塔饱受战火摧残,塔身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成为一个身体衰弱的老人。近年来,市政府又多次对古塔进行修复保护,并进行了夜间亮化。“高塔影留夕照,龙泉从今耀天”。龙泉塔这座千年佛塔以容光焕发后的新姿屹立在滕州这块古老的热土上,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重现了刘墉诗中“南望微湖怀月夜,北瞻龙岭仰睛云”的意境,成为滕州地标式建筑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古滕史话——古滕八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水光   滕州   高台   孟子   龙山   双峰   龙泉   国故   青山   泉源   史话   美文   美景   景色   形状   景观   现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