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至为混乱,最为黑暗的时期。自朱温灭唐到赵匡胤建宋,其间不过50余年,中原却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朝代,皇帝也走马灯似的换了十几位,都是些短命王朝。如此乱世,很多人活着已属不易,但冯道却是个例外。他一生历经五代,长期身居相位,可谓“铁打的冯道,流水的皇帝”,被人戏称为官场“不倒翁”。

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时期宰相。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并先后辅佐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等十位皇帝,还向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臣。期间,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病逝。

冯道的这份官场简历实在有点沉。不管如何改朝换代,无论谁当皇帝,他都能稳居高位。这样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一片“高光”,属于冯道

冯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君子还是小人?一个不知廉耻的奸臣?还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颇有争议,没有形成定论,其实也无法盖棺定论。纵观冯道的一生,瑕瑜互现、可圈可点,有很多地方还是值得称道,值得学习。

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勤学苦读,文采斐然。冯道并无显赫的家世,祖上也只是世代务农的小门小户之家,社会地位很低。这使得他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冯道是耕读并举的寒门士子,为人敦厚、孝老爱亲,从小就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不管是大雪堵住了家门,床上积满了灰尘,依然读书吟诵,苦学不断。因为勤奋,冯道也拥有了真才实学。他擅长文章诗词,文思如泉涌,提笔即能一气呵成。他的文章除了词语典雅华丽之外,还具有义理包含古道,经常被周围的人传颂抄写。唐明宗时期,三次进献上明宗徽号的表彰,都是冯道亲笔撰写,其文浑然一体,不同于流行庸俗的体制,举朝上下为之叹服。

容人有度,胸怀宽广。冯道为人谦和宽厚,即使有人侮辱他,他也一笑了之。有一次,有人在一头驴的脖子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冯道”二字。冯道的家人倍感羞辱,非常生气,跑去向冯道告状,冯道却说:“天下叫冯道的人多的是,他又不一定是在说我。”

冯道在同州任地方官时,有一个名叫胡饶的前军吏,跑到衙门口把冯道一顿大骂。守护衙门的兵丁把他关押起来,并立即将此事禀报给冯道。冯道平静地对属下说:“这家伙一定是喝高了,酒后胡说八道,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言毕,派人将其召入衙署,令人将一些醒酒的食品送给他吃。傍晚时分,胡饶酒醒后悻然离开了衙署,也没留下一句致歉之语。尽管如此,冯道自始至终都没有一点恼怒的意思。

你可以说冯道没有脾气,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气度胸怀呢?

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廉洁清正,不贪财色。冯道一生为官非常清廉,从不贪吃贪占。要知道,他长期居于高位,位高权重,要想为自己、为家人捞取一些好处还是非常容易的。冯道日常生活相当简朴,从不铺张浪费,其住所十分简陋,饮食也很普通,可谓安贫乐道。有一次,他随军出征,沿途一路都是住在茅草屋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所到之处,一捆喂马的干草往地上一铺就解决问题,毫无怨言。发到俸禄后,交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同甘共苦,毫无高官的架子。当有将领将掠夺来的美女送给他时,冯道坚辞不受,实在推却不了,他也安分守己,另外找房子将女子安置,找到其家长后再送回去。

扶危帮困,救贫济弱。他在常山时,经常用自己的钱财,来赎取被契丹军队俘获的中原男女,把他们安置在僧尼寺院,然后一一寻访他们的家人,将他们送回家。在丧父后,冯道辞去翰林学士回到故乡守孝,正逢大饥荒,当即散尽家财救济乡民,自己却住在茅屋里,日常亲自耕田背柴。他发现乡民中有人田地荒废却又没有能力耕种,便在夜里悄悄地去帮人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谢,他却表示没有值得感谢的地方。当地官员听说冯道日子过得很清贫,就给他送来“斗粟匹帛”,冯道却坚辞不受,誓与百姓同甘共苦。

启贤用能,重儒兴文。冯道担任宰相后,“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的、无背景的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那些世家显贵,以及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人则被闲置起来。后唐明宗年间,冯道与李愚等官员将原来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用雕版印刷。这是见于记载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经》,是中国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战乱不绝的五代能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冯道自然功不可没。

当然,冯道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不一一列举。冯道的这些“闪光点”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我们所缺少,为我们所提倡的,而司马光却视之为“小善”,未免有失偏颇。

骂声一片,冯道“太难了”

冯道死后,后世之人出于正统的忠君事国观念,对他非常不齿,一片骂声不断。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认为“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因而,冯道被司马光痛斥其为“奸臣之尤”!明清时期的王夫之、王鸣盛、赵翼等人也对冯道不同程度的蔑视和批判。当代历史学家范文澜更是对冯道痛加挞伐,斥之为“奴才中的奴才”!

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当然,不尽是一片骂声,也还是有一些零星掌声。宋初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王安石则认为冯道能够在乱世忍辱负重,乃是接济天下苍生的行为,是真正的儒者,谓其“能屈身以安人,如诸佛菩萨行。”

而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大都对他赞誉有加。五代时期即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旧五代史》盛赞“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冯道去世时正好是73岁,与孔子同寿,故“时人皆共称叹”。死后葬礼万人空巷,纸钱飞扬,道路两旁的树枝都染成灰色。后周世宗为此罢朝三日,以示悼念,并追封其为瀛王,谥号文懿。

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褒奖。人民是历史最好的评判官,能得到上至君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如此厚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这其实就是对冯道的最好褒奖。

对冯道,还是别太苛求

鄙人以为,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客观公正,不能人云亦云。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单纯地以今人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割裂开了看问题,而应站在历史人物的特殊时代背景看问题。冯道最令人诟病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换主子,但如果站在五代那个特殊的时代,设身处地的替冯道想一想,你便明白冯道的每一次选择,其实都是无奈之中的选择,是无解中的最优解了。

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对任何人的评判,不能简单地用白与黑,正与邪,忠与奸来评判。我们小时候看电影时,一看那人的长相、言行举止就说这是好人,那个是坏人,现实中却不是这么回事。好人有长得歪瓜裂枣的,坏人也有仪表堂堂的;好人有时会干坏事,坏人有时也会做好事;没有绝对的黑,没有绝对的白,更多地介于灰。做人不可能像人民币,人人都喜欢你,只要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能接受你、喜欢你就可以了,如有百分之百的人都喜欢你,那一定有问题了。

在司马光等所谓正统历史学家眼里,“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忠君,而且不管国君是人是鬼,作为臣属,都要从一而终,这是大节,违背了这一点,其他方面再好,也是不足称道的“小善”。这一正统史观不仅影响到对冯道一类历史人物的评价,而且至今毒化着国人的思想意识。这就相当于今天,一个女子嫁了一个男人,不管这个男人品行怎么样,哪怕是一个坏透顶了的渣男,也应该嫁了就嫁,这辈子只能认了,如果要想离婚改嫁,那就是这个女子的不对了,那就会被骂不守妇道。

冯道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他一生所事四朝十帝,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在位也只有八年。而且,这四个朝代都是靠阴谋与武力夺取政权的,契丹则是趁乱入侵的。这十帝之中,除了个别皇帝,特别是最后一任皇帝——后周世宗柴荣贤明能干,具有雄才大略外,其余的一个比一个荒淫无耻、血腥残暴。为了夺得权力,父子相残、兄弟操戈、君臣火拼的事时有发生。普通百姓的性命更是贱如蝼蚁,大量的平民百姓被屠戮残杀、血流成河,人口锐减程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一个朝代。晋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卖国土、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的卖国贼。这些帝王大多是“乱臣贼子”、昏君暴君,称之为豺狼虎豹也并不过分。

历史,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面对这样一些野兽皇帝,人人自危,自保性命都是问题,后世的一些“道德模范”却要求冯道要忠君殉国,不能随便换老板,换了就是“奸臣”、“小人”,就是“乱臣贼子”,就是大逆不道。那些谴责之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没有生在乱世不知乱世之苦,为暴君们卖命值当吗?必要吗?

相反,我觉得冯道作为一个读书人,不读死书,不认死理,懂得变通,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难道不是明智之举,不是政治智慧吗?至少,冯道跟过的每一个老板对他的能力素质、敬业精神都是相当认可的。在每一个岗位,冯道都是踏踏实实、勤奋敬业的“好员工”。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也没有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我觉得够了。

有些人最无耻的一点就是时常以圣人的标准约束别人,而以贱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谴责冯道,苛求冯道还是有点过了,毕竟他不是圣人。

历史,还请给冯道一点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士子   契丹   后晋   后唐   后周   后汉   奸臣   高祖   历史人物   朝代   美文   乱世   皇帝   宽容   时期   评价   作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